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

2012年09月18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原标题: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

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

海珠区委书记姚奕生

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

海珠区区长徐咏虹

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

海珠区将把万亩果园建成世界最美之一的都市果林湿地。

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

海珠湖美景。

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

黄埔古村。

  海珠

  海珠以生态城规划建设为契机 努力争当新型城市化排头兵

  文/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海宣

  图/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海宣

  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总抓手,以海珠生态城规划建设为契机,以万亩果园湿地保护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打造“一城、两环、三名片”,全面推进国际展都、广州绿心、文化名区、幸福海珠建设,争当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排头兵。

  这是海珠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一城”是海珠生态城,把海珠生态城建成展示“低碳、智慧、幸福”三位一体魅力的国际先进生态城区;“两环”,即环岛路和环岛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将环岛路、环岛新型公交系统建成集交通、观光、文化功能于一体的低碳出行样板路线;“三张名片”是指广州塔、广交会、万亩果园,将广州塔、广交会、万亩果园分别建成高端服务业集聚地、国际展都核心地、世界最美之一的都市果林湿地。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珠区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主题、转型升级主线、民生幸福主旨,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12338”战略决策,以新型城市化统领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经济低碳、城区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区域协调、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城区发展质量的总体要求。

  姚奕生:鱼和熊掌兼得 经济生态都要

  记者: 您是怎样理解“新型城市化”?

  姚奕生:市委作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战略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为期半年的新型城市化活动是对干部的思想、理念乃至心灵的大洗礼,提升的不仅是具体的工作能力,更是思想和理念上的提升;清晰的不仅是某方面的实现路径,更是广州长远发展的道路。思路决定出路,活动使我们从区到街道乃至社区、联社都对如何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了清晰的思想认识和科学谋划。

  我认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就是要克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让鱼和熊掌,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齐头并进,在海珠,是把生态文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把群众的认可作为衡量成果的重要指标。

  记者: 生态地位为何如此重要?

  姚奕生:因为生态环境决定着城区形象,城区形象决定着产业水平,产业水平决定着人才层次,现代城市人都十分渴望在享受城市好品质生活的同时,又能享受乡村的山清水秀。但这在发展中成为一对矛盾体,我们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就是要启动生态环境这个关键环节,推动这个良性循环,克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矛盾。

  记者:海珠区提出了争当新型城市化发展排头兵的理念,具体如何实施?

  姚奕生:我们以海珠生态城规划建设为契机,着力擦亮广州塔、广交会、万亩果园三张名片。以广州塔为重点的南中轴线建设,催生未来新的行政文化办公区,勾画了城市发展的新格局;以广交会为品牌,打造全球性会展中心,推动经济发展新跨越;加快推进万亩果园湿地建设,建设世界最美之一的都市果林湿地,展现生态文明新魅力。

  生态城的蓝图将逐步成为现实。以自然生态为特色的万亩果园一期1000亩示范区,即将在今年十月为广大市民呈现“水在脚下流、花在眼前开、鸟在树上叫、人在画中走”的美好景象。

  徐咏虹:处好三种关系 强化三大支撑

  记者:海珠生态城建设将如何推动?

  徐咏虹:重点是处理好“三种关系”和强化“三大支撑”。

  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业与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海珠生态城就是要以生态搭台、引经济唱戏,待百业立市、兴生态之城,经济与生态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二是 “城与乡”,生态建设和生态改造的关系。新型城市化下的城乡关系不是分离分立,而是融合共存,在城市享受乡野之趣,在乡村享受城市文明。

  三是“新与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生态新城必须要注意保护旧有的生态肌理和文化脉络,要加强历史街区的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要实现现代文明和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三大支撑”:一是发展高质的主导产业。强化高端引导,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重点发展高端的生态服务经济和生态文化旅游经济。

  二是建设一流的生态环境。优化海珠湖、广州塔、琶洲岛等区域的生态景观板块。加快推进万亩果园河涌生态修复,展现丰富灵动的岭南水乡特色。

  三是培育先进的城区文化。将文化理念融入规划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加大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载体的保护力度,实施“一品牌、一特色”工程。

  将来,不登广州塔,难以饱赏羊城全景;不来广交会,难以把握全球商机;不游万亩果园,难以领略都市桃源魅力。

  用一句话概况海珠生态城就是生态有魅力、产业有动力、文化有活力。

  生态建设就是要让住在城里的人,早上睡觉能被鸟叫醒,白天晒太阳,晚上还能数星星。

  以人为本建设海珠生态城

  从今年3月起,海珠区围绕吃透“目标、问题、对策”的要求,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掀起学习破除“九大陈旧观念”、争当新型城市化发展排头兵的新高潮。

  破除五个制约发展的陈旧观念

  通过查摆学习,海珠区首先确立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原则,增强五个适应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观念,破除五个制约发展的陈旧观念。

  ——增强以人为本观念,更加注重人的发展。破除“重物轻人”观念,坚持发展为民、发展靠民、发展惠民,把民生幸福作为城区发展的最高追求,努力使城区成为关怀人与陶冶人的幸福家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破除“重规模轻结构”观念,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转入创新驱动轨道,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增强协调发展观念,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破除“重中心城区轻城中村地区”观念,统筹全区规划、建设、管理,利用“退二进三”、城市更新改造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促进海珠区东西部均衡发展,加快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化步伐,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

  ——增强生态优先观念,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破除“重增长轻环境”观念,发挥海珠区“江、涌、湖、园、林”的生态优势,打响广州绿心品牌,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区环境。

  ——增强统筹发展观念,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破除“重经济轻社会”观念,坚持包容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努力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谐感、幸福感。

  将海珠生态城打造为新型城市化的创新实践

  纵观海珠区,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加上不可比拟的生态资源是最大的亮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州市民对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也更加向往,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的海珠生态城这个蓝图,成为海珠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创新实践。

  用一句话概况海珠生态城就是生态有魅力、产业有动力、文化有活力。

  一是生态有魅力。这里不但有最大的城市中心湿地——万亩果园,还有城里的湖、城里的河、城里的果,这有别于在农村、在郊区搞生态。这里有纵横交错的40多条河涌,有相当于3个纽约中央公园(3.4平方公里)、4个伦敦海德公园(2.5平方公里)的果园湿地。

  二是产业有动力。这里不仅有无可争议的中国第一展——广交会,更有一批正在迅速崛起的总部经济集聚群。还有广州联合交易园、TIT创意产业园、珠影等一批“退二进三”、产业转型的亮点。正如汪洋书记所说,海珠区是“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典型。

  三是文化有活力。这里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黄埔古村古港,也有“广府水乡民俗村”之称的小洲村,国内第一高塔广州塔旁边就是赤岗塔,中国第一展广交会旁边就是黄埔古港,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完美融合。

  推动海珠生态城的建设,除了做好规划布局,明晰各功能区。还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把生态放在优先的位置,更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来考虑。

  海珠区从生态优先因素考虑,规划探讨在绿轴湿地周边,建设居住区、商务办公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绿地生态可视率、可达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就是要让住在城里的人,早上睡觉能被鸟叫醒,白天晒太阳,晚上还能数星星。

  此外,还将强化城乡融合的理念,优化城乡二元结构。

  亮点

  万亩果园:城央“绿心”

  万亩果园位于海珠区东南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作为城市中心组团的重要绿化隔离带,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广州中心城区“绿心”,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

  万亩果园主要采用征而不转的方式进行保护,10762亩征地工作已全面完成。将以生态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综合治理、生态优化,按照湿地公园模式,把万亩果园打造成融合保护、研究、教育、游憩、居住、商业等功能、展现岭南文化的都市生态保护区。项目建成后,将使得“南肺”的万亩果园成为广州的中央公园和高品质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目前万亩果园一期示范区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10月对外开放。

  会展经济:打造会展之都

  经过十年的发展,海珠琶洲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会展商务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办展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会展业实现增加值37.27亿元,同比增长16.3%,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展馆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展会强势崛起,会展企业集聚发展的新特点。

  琶洲地区展馆总建筑面积达149万平方米、展馆展览面积达52.4万平方米,居世界前列。2011年,琶洲地区全年举办展会138场,展览面积673.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9.0%、25.9%,其中10万平方米大展12场,约占全国1/4。

  黄埔古港古村:见证海上丝绸之路

  黄埔古港古村位于海珠区琶洲岛的东南面,在南宋时期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清朝实行“一口通商”后,广州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黄埔古港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2002年黄埔古村历史建筑群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古港古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及名人在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珠区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保护工程,通过“房屋抽疏、市政建设、立面整饰、景观绿化、古建筑修缮和水利河道整治”六方面的改造,有效地保留了黄埔古港古村的“八古”特色(古码头、古水道、古水井、古街巷、古民居、古庙宇、古祠堂、古民俗),达到了凸显历史文化底蕴、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古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的目的,打造出广州历史文化名村新名片。

  广州联合交易园:“退二进三”示范

  广州联合交易园位于海珠区新港西路82号。以交易所为核心的园区业态,实现了从铺位经济向席位经济的转变,引领着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将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有国际影响力的包括纺织面料、工业原材料、石化产品、汽车零配件等在内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和权益类交易场所,形成多品类大宗商品和权益类商品的“广州价格”。

  广州联合交易园也是市“退二进三”的示范性项目,项目原是广州摩托集团公司厂房地块,改造前企业资金不足,发展难以为继;改造后企业可以参与分红,基本实现了解困脱困和产业调整的目标;同时,老厂的保护留下了原有的工业历史遗产。园区改造后,可容纳3000家法人企业入驻,从业人员将超过1万人,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观点

  记者廖靖文

  身边总有居住在海珠区的亲友,这恐怕是绝大多数广州市民的直观感受。提到海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宜居:位于市中心,既享受完善配套带来的便利生活,又拥有广阔区域承载的绿化空间。

  如果说早些年从老工业区向居住区转变的海珠,给广州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那么近几年的海珠区,真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蛮腰”、琶洲会展、万亩果园、海珠湖、黄埔古村、大元帅府、太古仓、琶醍……这些或古老或年轻的新兴地标为广州人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

  未来的海珠,不仅是生态宜居,同时也是宜业的新城,既有自然生态和岭南文化元素,又有生机勃勃的都市商贸,琶洲会展总部经济区和新中轴线南段现代商贸办公区,将成为集中会展商贸、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的经济集聚群。

  可以预见,随着今年十月万亩果园一期示范区向市民揭开面纱,海珠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将不断推进,不久的将来,海珠生态城有望成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宜居宜业的样板。

分享到:
  • 新闻广州西安青岛3地处置游行中打砸分子
  • 体育欧冠-19日2:45视频播皇马V曼城 詹俊解说
  • 娱乐梁洛施与俊俏新男友就餐被拍(附图)
  • 财经多家在华日企放假两天 称暂不考虑撤资
  • 科技佳能松下中国工厂周一起暂时停工
  • 博客柴静访李永波:消极比赛不是我的战术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中国成最大留学输出国 超6成留海外
  • 育儿儿童患白血病率上升 开不出校门的校车
  • 健康你的牙膏选对了吗 女性乳房按摩手册
  • 女性13款最时髦T台美妆 盘点时装周最新配饰
  • 尚品最不可思议葡萄酒产区 游艇驾照怎么考
  • 星座运势12星座本周运 你是爱情敢死队吗
  • 收藏古墨收藏价值连年升温 脸谱纪念币涨六成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东海舰队举行海上演练 发射导弹40余枚
    2. 2港媒称中国攻击型核潜艇集结钓鱼岛海域
    3. 3实拍日最高法院主页被黑客入侵
    4. 4候任日本驻华大使西宫伸一因病去世
    5. 5全国各地逾52城市抗议日本“购岛”闹剧
    6. 6日最高法院主页被黑显示钓鱼岛是中国的
    7. 7实拍民众在日驻华使馆前抗议日“购岛”
    8. 8少将称钓鱼岛问题动武底线是日自卫队进岛
    9. 9评论:切勿打爱国旗号做打砸抢害国蠢事
    10. 10海监船巡航钓鱼岛遭阻挠 用日语警告日船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