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法学院院长畅谈法学教育

2012年09月26日06:59  法制日报 微博

  原标题:中欧法学院院长畅谈法学教育

  □路磊

  突出法学基础重点课程研究

  □TimothyEndicott(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院长)

  牛津大学法律教育的特色在于导师指导制度和严谨的课程设置。从本科起,学院为学生配备个人的指导老师,为同学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推荐书目。牛津法学院要求学生在开始一门课程前,要回答个人导师提出的一个难度很大的相关领域的问题。学生们通过研究调查准备,再与导师探讨。导师每次辅导一个小时,每次至多三个学生,每周三次。法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职业化的培养,还应培养学生理解法律的能力,法学院应重点突出法学基础重点课程研究。

  法律改革项目后尽量缩小差距

  □IngwerEbsen(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原副校长)

  中德政府间法律改革项目和中西方法学学者在此类项目间的互动,对扩大法学界的交流以及学界在该法律改革项目结束后如何缩小自身差距是非常重要的。学者间的个人关系是科研和教学合作的重要来源,学者间的个人联系也会对这些法律改革项目产生一个重要的边际效应。院校和教学、科研推进机构应该意识到,学者个人的关系网络以及与同行、学生的交汇将是院校合作的基础,同时也将是他们在科研、教学合作中获得的唯一回报。1990年代后,学校和法学院间的合作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大学学者不需要通过外部的机会来开展科研和教学合作,学者间大量的交流足以自我维持科研和教学合作。这种改变为学者自己发起及学院支持的科研合作敞开了一扇门。

  得当的指导是保证博士质量的关键

  □ReinhardSinger(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院长)

  得当的指导是保证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但应该针对不同的博士生,采取不同形式的监督和指导。防抄袭软件的使用对于避免博士论文抄袭丑闻的出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必须指出,电脑软件的使用不能替代好的人工评价和监督,并且需要保证防抄袭软件的使用不会导致对所有博士生的普遍怀疑。博士论文评价和打分的独立性很重要,这种评价通常应由至少两名专家独立进行,其中一名还必须是外校的,打分应该以传统的阿拉伯数字来打分,而不是按照优良差的方式。另外,博士生有义务将自己的论文公开给学界,允许学界同仁打印和复制,对确保高质量的博士论文和防止抄袭具有重要的作用。

  立足本国法律面向全球挑战

  □ChristineChappuis(瑞士日内瓦大学法学院院长)

  法学教育可以通过将比较法的课程融入提供给学生的项目中,来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毫无疑问,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法学教学一直并将继续以关注本国法律为主,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一些外国法律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日内瓦大学法学院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将设计一个关注跨国法律的项目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

  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在过去十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是通过法系的框架来介绍比较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尤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已经不适用了,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教员开发出了另一套比较法的方法,叫做比较合同法。该方法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解决案例,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来解决这个案子;第二,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实际案例的处理结果,进行不同的分类,可以对世界上不同的解决方法大致分成三到四类。第三,把这些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彼此的优劣。

  法学教育要求国际化

  □LuísBarretoXavier(葡萄牙天主教大学法学院院长)

  法律教育的变化表现在:以前以法律概念为基础的法学院,他们的反应是比较缓慢的,首先在课程上做一些小的变动,然后到国外办一些校园,只是地缘上做一些改变,没有实质的改变。我们对挑战的回应应该注重三点。首先,跨国教学和研究,法学院的国际化很重要。法学院的国际化要求教员的国际化,促进国际经验的分享,同时要求校园的国际化,有更多的国际学生,雇佣国际教授,有海外学习的计划和国外的大学共同双学位。而英语是很重要的语言工具。

  法律已经不仅仅是本国的学术领域,它要求我们了解不同的法律文化,法律制度,我们反对把法律教育视为一个国家结构的解释,而应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法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找到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找到思想上的工具,能够寻找解决方法,为此应该教会他们执业。

  法律学位要适应变化的世界

  □CarolinSutter(德国海德堡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

  法律学位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侧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各个大学都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提高培养能力,在学习方法、考试方面多元化,视不同的目标而定。培养能力应该循序渐进,综合考虑。法律方法也很重要,为了巩固这种思维方法、工作方法,我们要让学生有实习的机会,这是必不可少的。实习工作都有它的目的和目标,这也是符合国际化和国际视野的。希望我的想法对大家稍有帮助,我期待着大家的问题,我们一起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合作,相互关照,推出新的教学方法,在欧洲,在中国,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在国际就业市场上能够有竞争力。

  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

  □JosepM.deDiosMarcer(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法学院院长)

  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因为我们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好的律师,他们就可以在人际关系国际化的世界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法律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我们还应该看重团体的合作交流,这方面的培训计划很多,我们可以开设一些培训课程对来自国外的律师或者是司法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也具有跨国的知识和视角。对于大部分的法律专业生而言,他们也有这样的需求和要求的,他们也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另外一个国家的法律知识。

  法学教育面对的四大矛盾

  □徐显明(山东大学校长)

  法学教育存在的四大矛盾亟待解决:一是低起点的法学教育和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之间的矛盾;二是法学教育的发展三十年间数量在不断的扩大,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现在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三是法学院学术型的评价标准和法学人才实践能力间的矛盾;四是法科教育的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与招生中的文理生分割间的矛盾。我们要更新法学教育的理念,应坚持三个本位:第一个本位是在法学教育功能上应以人才培养为本;第二个本位是法学教育的层次上,基于中国的现状,我们应以法学的本科教育作为我们的立足点;第三个本位是法律人才培养应是能力本位,而不是学术本位,也不是知识本位;法学教育未来还要做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推动中国司法一体化,司法一体化包括知识结构的一体化、司法职业伦理的一元化、价值的一元化、从业标准的一元化。

  全面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全球化通过经济领域,对法律规则产生影响,进而对法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全球化要求我们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法律人才,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法学教育应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深化法学学位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主要体现:转变法学学位教育体系和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能够从事各种事务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合格的职业法律人才为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法学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法学教学模式,包括采用国际留学与对外合作办学并举、推进法学教育国际合作,改进教学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出国考察、学习、交流、观摩,注重比较法、外国法的教学等;注重促进法学教育、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强化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培养的职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法学教育事关国家法治发展前途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法学教育事关国家法治发展的前途。从法治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法学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大批具有健全人格的法律职业者、培育职业法律家群体、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法律人,从而推动法治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学教育需要改革以国内法为主、学科界限分割严重、封闭式的法学教育模式,积极思考面向国际舞台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要完善法学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创新机制,提高实效性,让学生分享经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拓展交流领域。在法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如何通过法学教育推动法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以开放的理念,履行法学教育的社会责任。

  全面推进法学人才培养

  □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欧洲各主要国家法学院开展法学教育的历史非常悠久,对于两大法系的发展影响巨大。基于中国与欧盟在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等领域的重要影响和友好关系,加强中欧法学院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当前,我国的法学院应当全面推进中欧法学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双向”交流,增加研究生层面的学生交换数量,联合开展深度的学术研究,这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法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解决法学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甚有裨益。近年来北大法学院已经同欧洲的多所著名法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联合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力度,共同建立院际联合研究机构,同时将邀请更多的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欧洲法学名家到北大授课。

  中欧法学院应密切合作

  □王振民(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中欧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十分频繁,但是法律、司法特别是法学教育的交流却很不活跃,希望中欧法学院之间要开展深度密切合作,特别是在培养跨法域国际型法律人才方向,我们很有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欧法律制度之间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也为我们的合作提供了便利。我们的合作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了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法律难题,为了世界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实践是法律发展的核心

  □沈四宝(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

  实践是法律发展的核心。国内法学院要结合自身特色,实现多元化发展。法学教育的发展要克服官本位,减少行政对法学教育的干扰。经贸类、财会类、语言类大学的法学院尤其要强调法律实践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角,具备法律、经济、科技、英语沟通能力的法律人才,从而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

  优中择优强化培养

  □王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

  让所有的或大部分的学生都成为高端国际化法律人才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优中择优”,例如从本科生中选择出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强化培养。在大学生本科学习的较早阶段即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启动,其结果将是,许多学生为了进入这个项目而在大学学习的一开始就投入时间和精力,使自己在一个群体当中处于优秀水准。其次,额外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挖掘。再次,可以较早地发现优秀的人才,从而有可能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重点培养。

分享到:
  • 新闻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
  • 体育足协杯-15:30视频播山东-贵州 19时恒大
  • 娱乐疑周冬雨男友曝光殷勤接机甜蜜宵夜(图)
  • 财经农民卖山寨羊毛衫终审被判罚199万
  • 科技iPhone 5上市三日售500万部不及预期
  • 博客韩寒:希望太太和前女友能和睦相处
  • 读书毛泽东最欣赏的十位女性最终结局(图)
  • 教育国外大学开学趣事多:第一周就发避孕套
  • 育儿生孩子成昂贵历险:英美孩子变奢侈品
  • 健康遭遇妇产科男医生尴尬 妇科检查细节揭秘
  • 女性秦海璐惊艳时装周 亚洲先生面试现奇葩
  • 尚品你没吃过的大闸蟹 红烧肉配葡萄酒
  • 星座运势10月运势汇总 12星座为何值得娶
  • 收藏唐卡农民画能卖10万 中国历代茶具演进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东部沿海部署东风21C 或已锁定钓鱼岛
    2. 2深圳保钓游行中两名打砸嫌疑人自首
    3. 3我海监66和46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4. 4中国将用无人机加强钓鱼岛等海域管控
    5. 5日外交人士称日中确有搁置钓鱼岛争议共识
    6. 6中国首艘航母平台举行升旗仪式
    7. 7宜兰60艘渔船24日赴钓鱼岛 台海巡署护卫
    8. 8分析称美日夺岛演习为宣传不为实战
    9. 9深圳公布保钓游行打砸者图片 5人已自首
    10. 10我两艘海监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维权巡航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