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

2012年09月26日07:59  解放日报

  原标题: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值守与预警、应急联动与处置、善后与恢复重建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气象、防汛、防震减灾、安全生产、消防、环境保护、传染病防治、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对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级)

  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具体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政府领导)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的经费;

  (二)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发布应对突发事件的命令、决定;

  (三)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考核;

  (四)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五条(工作分工)

  市和区县设立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决定和部署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市和区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等职责。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设立或者明确工作机构,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区县人民政府的要求,明确工作机构,做好本辖区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六条(应急联动中心)

  市人民政府设立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 (以下简称市应急联动中心),受理本市突发事件的报警,组织开展应急联动处置工作。

  第七条(社会参与)

  人民团体以及慈善、救助等社会组织应当组织、指导社会力量开展宣传、救护、救助等活动,协助人民政府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动员居(村)民,配合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鼓励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科普宣传、应急演练、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公益性服务。

  第八条(信息发布要求)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舆情的收集和回应机制、灾情损失的统计公布机制,统一、准确、及时地公布突发事件信息,并根据事态发展滚动发布、及时更新。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突发事件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新闻媒体应当准确、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

  第九条(军地联系)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联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共享、协同处置等机制。

  第二章 应急准备

  第十条(应急预案)

  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相关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区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批准、备案、公开、演练、评估、修订等,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单位)

  下列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一)轨道交通、铁路、航空、水陆客运等公共交通运营单位;

  (二)学校、医院、商场、宾馆、大型超市、幼托机构、养老机构、旅游景区、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

  (三)建筑施工单位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品、病源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

  (四)供(排)水、发(供)电、供油、供气、通信、广播电视、水利防汛等公共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

  (五)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单位。

  第十二条(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管理)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相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将本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结果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三条(单元化应急管理)

  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以下简称市应急办)应当加强对本市单元化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健全单元化应急管理相关制度。

  前款所称的单元化应急管理,是指由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应急委)在化工区、保税港区、大型交通枢纽等特定区域,指定牵头单位统筹协调该区域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管理模式。

  第十四条(实行单元化应急管理的单位职责)

  实行单元化应急管理区域的牵头单位应当根据本区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特点,组织开展下列工作:

  (一)编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的协作机制;

  (三)整合本单元区域内的应急资源;

  (四)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

  (五)完善与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的合作机制。

  实行单元化应急管理区域的相关单位应当配合做好本区域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五条(应急救援队伍)

  市和区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防汛防台、抗震救灾、工程抢险、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海底管线保护、水上搜救、公共卫生、医疗急救、民防特救、公用事业保障等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专职或者兼职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可以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以及其他应急力量,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为专业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提高救援人员的抢险救援和安全防护能力。

  第十六条(应急避难场所)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组织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规划土地、建设交通、地震、民防、消防、绿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利用广场、绿地、操场、公园、体育场(馆)、大型停车场等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完善相配套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储备必要的物资,提供必要的医疗条件,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统一的标志标识,并向社会公布。

  市和区县民防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与管理。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维护和管理,保障其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应急演练和宣传)

  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组织社会公众或者本单位人员开展应急疏散、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公民应当参加人民政府和本单位组织的应急演练。

  教育部门应当指导、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将应急知识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通过公益广告、专题栏目等形式,无偿开展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十八条(物资储备)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区县人民政府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当报市应急办备案,并纳入统一的数据库管理。

  第十九条(鼓励保险)

  鼓励保险企业根据本市实际,开展与突发事件应对相关的保险业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需要,参加人身伤害、火灾、环境污染等商业保险,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章 值守与预警

  第二十条(值守应急)

  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承担突发事件处置职能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24小时值守应急制度。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值班工作。

  第二十一条(行政机关信息报告的要求)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行政机关,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应当逐级进行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并做好相关单位的信息通报;法定节假日及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段,实行每日报告制度。

  第二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信息报告的途径)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通过“110”或者其他紧急求助号码向市应急联动中心报告,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第二十三条(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存储、分析、传输和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第二十四条(预警信息的发布)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或者市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应当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建设,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进行调整、更新,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宣布终止预警。

  预警信息的发布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微博、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宣传车、警报器、高音喇叭或者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医院、养老院、通信盲区等特殊场所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电信运营企业、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管理单位,应当配合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

  第二十五条(预警响应)

  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承担突发事件处置任务的单位,应当及时向公众发布有关建议、劝告,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承担突发事件处置的领导和指挥责任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突发事件可能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影响时,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市人民政府及其授权的部门、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临时停课、停产、停业等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建议、劝告,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第四章 应急联动与处置

  第二十六条(应急联动机制)

  本市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联动机制。

  市应急联动中心通过“110”以及其他紧急求助号码,统一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突发事件报警,组织、指挥、调度、协调应急联动单位开展应急联动处置工作。

  海上搜救及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联动处置工作,由上海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组织、指挥、调度和协调,市应急联动中心负责组织相关应急联动单位予以配合。

  第二十七条(联动处置程序)

  市应急联动中心接警后,应当立即予以核实。需要应急联动处置的,应当及时向应急联动单位下达处置指令,将有关情况按照规定予以上报,并做好相关单位的情况通报工作。

  应急联动单位接到市应急联动中心指令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调度应急队伍、专家、物资、装备等开展应急处置,并及时向市应急联动中心反馈处置情况。

  根据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情况,市应急联动中心可以报请市应急委成立市应急处置指挥部,明确应急响应的等级和范围,统一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八条(对紧急求助信息的转送)

  承担突发事件处置职责的部门和单位,接到超出处置能力范围的突发事件的紧急求助,应当迅速记录、核实,及时将求助信息报送市应急联动中心或者直接转送有关部门处置,不得搁置、延误。

  其他单位、成年人对他人在受到突发事件影响时的紧急求助,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必要的帮助。

  第二十九条(现场组织指挥)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设立现场指挥机构,确定现场指挥长,统一开展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现场指挥长有权决定现场处置方案,调度现场应急救援力量,协调有关单位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现场,由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统一实施救援指挥。

  第三十条(人员安全优先)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当坚持人员安全优先。

  承担突发事件处置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在制订现场处置方案时,应当优先考虑对受突发事件危害人员的救助,并注意保障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后,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人员疏散,不得延误。

  第三十一条(紧急避险)

  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需要疏散、撤离人员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人员的有序疏散、撤离;必要时引导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险。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指定有关的设施、场地作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及时开放被指定的设施、场地。

  第三十二条(应急征用凭证及补偿)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依法征用单位或者个人财产的,应当向被征用财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发出应急征用凭证。紧急情况下无法当场签发凭证的,应当出示公务人员工作证件,并在应急处置结束后补发凭证。

  应急征用凭证应当载明应急征用的依据、事由、被征用财产的名称及数量、被征用财产者的单位名称或者姓名、实施征用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等要素。

  实施应急征用的单位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被征用的财产,征用财产或者财产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第三十三条(应急处置经费保障)

  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立即动用财政预备经费的,市和区县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安排落实;紧急情况下,可以简化相关资金的审批和划拨程序。

  第三十四条(应急处置交通保障)

  公安、交通港口、海事、道路等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开辟专用通道,保障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突发事件避险、救援的需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发布信息、限速通行、临时封闭等措施,对车辆进行引导、疏散。必要时,道路管理部门可以协调有关单位暂停公路道口的收费。

  第三十五条(应急处置通信保障)

  通信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保障应急处置通信畅通。

  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突发事件应对的专用频率和电磁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

  第五章 善后与恢复重建

  第三十六条(善后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善后工作的领导,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提供信息咨询、帮助查找失踪人员和心理疏导等服务。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给予抚恤。

  第三十七条(恢复重建)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公共设施。

  第三十八条(价格监管)

  价格管理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加强价格监管,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和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第三十九条(损失信息的公布)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信息;信息统计结果有变化的,应当及时更新,不得隐瞒。

  第四十条(公民参与应急工作的保障与奖励)

  公民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指引条款)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单位责任)

  单位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警告: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未按照要求制定具体应急预案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未按照要求开展应急演练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拒绝开放有关设施、场地作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的。

  第四十三条(行政责任)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公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

  (二)未按照规定履行应急联动处置职责,造成后果的;

  (三)不服从现场指挥长的指挥、调度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超出其处置能力范围的突发事件紧急求助信息进行登记转送的;

  (五)违反规定程序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征用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分享到:
  • 新闻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
  • 体育足协杯-15:30视频播山东-贵州 19时恒大
  • 娱乐疑周冬雨男友曝光殷勤接机甜蜜宵夜(图)
  • 财经农民卖山寨羊毛衫终审被判罚199万
  • 科技iPhone 5上市三日售500万部不及预期
  • 博客韩寒:希望太太和前女友能和睦相处
  • 读书毛泽东最欣赏的十位女性最终结局(图)
  • 教育国外大学开学趣事多:第一周就发避孕套
  • 育儿生孩子成昂贵历险:英美孩子变奢侈品
  • 健康遭遇妇产科男医生尴尬 妇科检查细节揭秘
  • 女性秦海璐惊艳时装周 亚洲先生面试现奇葩
  • 尚品你没吃过的大闸蟹 红烧肉配葡萄酒
  • 星座运势10月运势汇总 12星座为何值得娶
  • 收藏唐卡农民画能卖10万 中国历代茶具演进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东部沿海部署东风21C 或已锁定钓鱼岛
    2. 2深圳保钓游行中两名打砸嫌疑人自首
    3. 3我海监66和46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4. 4中国将用无人机加强钓鱼岛等海域管控
    5. 5日外交人士称日中确有搁置钓鱼岛争议共识
    6. 6中国首艘航母平台举行升旗仪式
    7. 7宜兰60艘渔船24日赴钓鱼岛 台海巡署护卫
    8. 8分析称美日夺岛演习为宣传不为实战
    9. 9深圳公布保钓游行打砸者图片 5人已自首
    10. 10我两艘海监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维权巡航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