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路上的潜规则,何时才能烟消云散

2012年10月27日00:01  红网

  在安康某驾校学习的徐先生很郁闷,刚报名时被收取“班费”,最近还要再收一次,“都不知道这些钱干了什么?”该驾校表示,他们在安康市还算好的,各项制度都很完善,以前没有学员向他们反映过。安康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表示,将严查此事。(10月26日《三秦都市报》)

  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前推后涌,说的不是别的,正是当下学车热的壮观场面,随着学车人数骤增,学车、考车难逐渐演变成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人多是非多,驾考热的背后也没有逃出这句话的厄运。早饭午饭、唱歌买烟,几乎是每个学员都有的相同遭遇。“尽快拿证”不仅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甚至成为教练和驾校敛财的工具。

  时下,结婚找对象要有车有房有驾照,找工作时会开车有驾照的人会被优先录取,一时间,驾照从无人问津到热油锅中、炙手可热。报驾校、考驾照一时间引发神州大地驾校林立、学员猛增。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但是在这样一个时间宝贵、什么都追求快速方便的时候,一些人也就将“速成”的歪心思用在了驾考的身上。请教练唱歌吃饭、看教练脸色行事……僧多肉少的局面让驾校学员“学车不易”,“潜规则”无处不在,这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却在潜规则操纵下如此顺理成章,甚至出现除了学员“自觉”,部分教练也会适时地给出各种暗示的可恶行径。

  话说回来,驾校再“特殊”它还是一个学校,教练再“伟大”他也是一名老师。是学校、做老师,就应该有学校、有老师的样子,传车之道、授车之业、解学员之惑仍然是他们的天职所在。当然,作为一名学员,想要学好车、学到真本事,也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切不可图省事、省时间而采取“非常”的手段向教练“示好”以谋求“特殊照顾”,从一个侧面助长了驾考这条路上的不正之风,虽然自己顺利拿到驾照,但毕竟不是真才实学,对于社会、对于别人、对于自己、对于家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禁止向学员“吃、拿、卡、要”是对于驾校所提出的要求,要求终归是一个要求,没有相应的严格监督体制是不能使这样一个美好“愿景”得到实现的。多一些公开、多一些监管、多一些引导,推进报考形式多样化、收费公开合理化、考证途径科学化,让驾考路上的“潜规则”烟消云散,着力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学员能力水平,还驾考一片洁净的天空,给大家营造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

  [稿源:红网]

  [作者:梁德民]

  [编辑:王俞]

  (原标题:驾考路上的潜规则,何时才能烟消云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