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从窗口做到居民心头

2012年10月27日01:19  华商晨报

  晨报讯(记者 胡凯)创建文明城市,落到实处受益的就是老百姓。

  于洪区迎宾路街道多个社区以创城为契机,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为居民办实事,解决困难,创建满意窗口、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沈新路社区:

  服务从细节做起

  沈新路社区在窗口管理上推行“一职多岗”、“一岗多责”,坚持“阳光式”接待、“亲情式”服务和“一站式”办公。从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热水开始,给办事居民家的感觉。

  社区老人来申请办理低保,有的腿脚不方便、听力不好,社区干事就反复为其讲解低保政策和申请条件。老人离开社区时,社区干部将老人搀扶上楼,安全送回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把社区和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太湖社区:

  看图办事 清晰便利

  太湖社区居民王艳的户口在吉林,已经怀孕的她想申请办理一胎生育指标,但按照规定必须在户口所在地申请,偏偏赶上她爱人在外地工作,回吉林办手续很不方便。

  太湖社区得知此事后,经过社区窗口服务人员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在太湖社区就为她办理了生育指标。有了生育指标的王艳不停地表达着感谢。

  这只是社区为民服务的缩影。

  在太湖社区,很多醒目位置都悬挂着各项事务办理流程图板,工作人员全部挂牌上岗,“一站式”服务大厅里还有党员先锋岗,在意见簿上公开收集群众意见,及时受理、处置、反馈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到社区党务、政务公开。

  黄海花园社区:

  把居民当亲人

  在黄海花园社区,“亲情化”办公也非常直观。

  社区对窗口工作人员作教育培训,把每一位来办事的居民都当作亲人。

  同时,建立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延伸服务领域,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居民曲玲敏在公租房政策未下来时,曾多次来社区咨询公租房政策,想为其儿子办理。

  公租房政策下来后,社区多次打电话与其联络,但她有些必要手续不齐,社区又多次与于洪区房产局沟通,在时间上给予宽限,最终成功帮曲玲敏一家申报了公租房。

  (原标题:把服务从窗口做到居民心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