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千年古刹再现千年风采

2012年10月27日01:39  燕赵都市报

  本报邢台电(记者卢玉辉)邢台天宁寺是我省仅存的两座元代建筑之一,天宁寺俗称西大寺,邢台名刹。位于旧城的西侧,与开元寺东西相对,始建于唐,元代重修。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2011年邢台市文物管理部门开始对天宁寺进行重修。

  24日下午,记者来到天宁寺重修现场,四周搭起了高高的脚手架,天宁寺大殿的东墙和北墙原来的土坯应经被拆下来,大殿内的木质框架依然耸立,在大殿的北面几个工人正在脱土坯。记者顺着脚手架的梯子来到大殿的顶部,木质的斗拱依然结实如初,每个木材上都有编号,以便将来拆下时再按照编号恢复原样。“这些土都是原来的土坯粉碎后制成的,研究怎么做土坯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做土坯的一位师傅说,这些土和现在的土不一样,而且脱土坯的活现在会做的人也不多了,这些土坯能够屹立700多年而不倒,说明土质不同。据工人师傅介绍,整个大殿的重修采用“以旧修旧”的方法,尽量保持天宁寺的原貌。

  邢台天宁寺作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价值颇高,现存前殿是邢台市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也是河北省目前仅存的元代建筑,其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在邢台绝无仅有。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邢台天宁寺是佛教曹洞宗的重要活动场所。在宋金时期因政权交替,战火不断,导致邢州一带,“千里萧条,为之一空,城中才百余家,皆以土塞门,穴地出入”,更为可惜雄伟壮丽的天宁寺古刹遭受到连年兵火的摧残。

  在元代,天宁寺经过虚照禅师的修复,恢复了大唐初期的莲花塘上最具特色的水殿,经过历时的几多演变,保留下来的只有现在的大殿。其主要遗存是板瓦,少见的大瓦,垂脊上是琉璃瓦,左绘龙,右绘凤,椽子最长的三米五,斗拱有六七种样式。

  按照重修方案,所有砖瓦、木材全部拆下,整理编号,能用的重新利用,不能用的照原样定制,再一件一件装上。按照规划,天宁寺的其它建筑也将逐渐复原,周围建起公园。不久的将来,天宁寺将再现往日的辉煌与荣耀。

  (原标题:邢台千年古刹再现千年风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