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2012—2013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 打响四场“战役” 守护金城蓝天

2012年10月27日02:59  兰州晨报

  为切实加大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改善空气质量,兰州市于10月26日下发了《兰州市2012—2013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根据时间节点,《方案》确定了四阶段防控措施,并明确了每阶段具体工作。同时,《方案》还就《防范冬季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黄、橙、红环境预警措施。

  目的 今年优良天数达270天以上

  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严格管控,实现2012—2013年度冬季采暖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空气污染指数同比下降的总体目标,并力争2012年度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70天以上,同比增加30天左右;可吸入颗粒物月均浓度同比下降5%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两项主要污染物月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5%以上。

  步骤 分四个阶段实施

  2012—2013年度全市冬防工作将从今年11月1日正式开始,至2013年3月31日结束,为期5个月,分动员部署、集中整治、严防严控、深化治理等四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

  主要工作:召开冬防大会,做好今年燃煤锅炉治理改造收尾工作,开展“洗城净天”活动,开展煤炭市场整顿,开展“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严打严控。

  四城区要在11月15日前组织开展一次“洗城净天”活动,主要对辖区公共设施、交通护栏等进行彻底清洗;对城区道路绿化带和各种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整;发动街道、社区对本级辖区内的楼宇进行外部清洗和楼顶保洁。10月20日-2013年3月31日期间,在城区出入口设置卡口,禁止有烟煤和硫分大于0.8%、灰分大于18%的煤炭进入燃煤市场,民用燃煤小火炉必须使用无烟煤或环保煤,所有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煤炭要全部封存;对市区所有无煤炭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加工、经营煤炭制品单位限期取缔。

  2.集中整治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主要工作:加强煤炭质量控制,加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监管,对重污染行业实施限产减污,加强燃煤等面源污染防控。

  对城区内各大储煤场及三大燃煤电厂储煤质量进行严控。对故意闲置治污设备、偷排偷放的,要高限处罚,对多次超标排放的企业要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报请政府进行停产治理,对治理后仍不达标的工业企业提请政府进行关闭。环保部门要加强燃煤锅炉监管,每月对燃煤锅炉的抽测数不少于总数的30%。

  3.严防严控阶段

  (12月1日-2013年1月31日)

  主要工作:严格控制工业重点源污染,严格控制燃煤锅炉污染等,开展城区保洁工作,确定2013年度燃煤锅炉改造计划。

  对兰州市三大电厂实行“全时段、全过程”的驻厂监察和驻区监测,确保冬季采暖期使用优质燃煤(灰分含量小于18%,硫分含量小于0.8%)。

  城管执法局要加强抑尘保洁工作,以机械化清扫逐步代替手工清扫,实行错时清扫。对土壤和道路交通扬尘及建筑、拆迁、道路施工扬尘污染进行查处;对城区范围内所有露天烧烤进行取缔,禁止秸秆、枯枝烂叶等垃圾焚烧;对城区内的各类建筑工地进行不定期巡查,一经发现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工地,要责令立即停工整顿。市环保局、市公安局要加强联合执法,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尾气超标和冒黑烟车辆给予处罚。24小时全面禁止大货车、农用车在城区行驶。

  4.深化治理阶段

  (2013年2月1日-3月31日)

  主要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工业、燃煤、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四大污染源管控。

  建立起政府负责、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环保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冬防各项工作,形成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长效机制。

  预警 设立预警应急措施

  当环境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值达到201—250并持续3天以上时,为Ⅲ级预警(黄色预警);环境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值在251—300并持续3天以上时,为Ⅱ级预警(橙色预警);环境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值在300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时,启动Ⅰ级预警(红色预警)。

  1.黄色预警:

  适时增加人工降水

  当环境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值达到201—250并持续3天以上时,为Ⅲ级预警(黄色预警),兰州市环保局对重点污染源进行24小时监控。兰州市城管执法局要做到每天早晚两次洒水降尘(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时段)。市气象局适时增加人工降水。公交部门要增加承运车辆,延长承运时间。

  2.橙色预警:

  所有拆迁工地立即停止作业

  当环境空气污染指数达到251-300并持续3天以上时,启动Ⅱ级预警(橙色预警)。

  市环保局督促所有未达标排放的污染源实施停产措施,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实行部分停产和限产。市城管执法局要加密道路清扫次数,做到每天3次洒水降尘(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时段);禁止所有建筑、道路、拆迁工地进行土方作业。

  3.红色预警:

  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当环境空气污染指数达到301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时,启动Ⅰ级预警(红色预警)。

  市环保局要对重点大气污染排放源实行限产,对重点排污工序实施停产。市城管执法局要加密道路清扫次数,做到每天5次洒水降尘(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时段),禁止市区内所有工地施工,责令所有产生烟雾污染的烧烤店停止营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要推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除特种车辆、公共交通车辆、专业作业车辆、运送危重病人等紧急情况确需通行的车辆以及其他机要通讯、运送城市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车辆外。

  本报记者刘健 实习生周丽瑶

  新闻链接

  本报“问暖热线”继续为市民答疑解惑

  暖气管网维护 用户需承担费用

  本报讯(记者李繁荣) 10月26日,本报“问暖热线”继续畅通,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自己身边的各类供暖问题。本报记者就部分读者提出的问题咨询了兰州市供热管理办公室,为广大市民答疑解难。

  暖气管道维护 用热户有责任

  来自安宁区民居花苑小区的高女士反映,每年冬季,除采暖费外,安宁区新兴供热站都要按照采暖费的5%收取管网维护费。高女士说,“如果不交,供热公司就会停暖。”高女士认为收取管网维护费不合理。同样,家住东岗兰雅小区的李先生也提出了暖气管道维修费用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到,《兰州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供暖单位界墙外缘1.5米以外的热用户外管网和其他采暖设备,由热用户自行投资建设,产权归用户所有。”

  不供暖的日子 不能收取费用

  家住小南城巷3号财税局家属院的马女士反映,她所居住的小区供热站每年供暖期都要推后15天,且必须全额交纳供暖费。就该问题,兰州市热管办称:“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情况属实,供热公司应该给热用户退还未供热时期的费用。

  此外,市民李先生向本报询问单位宿舍是属于一类供暖还是二类供暖。供热部门的回答称,“如果单位宿舍是独立的、仅供居住的,那么应属于一类供暖。但如果单位宿舍是办公楼的一部分,就应该划归二类。”

  (原标题:兰州2012—2013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 打响四场“战役” 守护金城蓝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