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复制?

2012年10月27日03:19  现代快报

  “你会游泳吗?”

  “不会。”

  “那你不是杭州人吧。”

  如今在杭州街头,“是否会游泳”已日益成为判断你是否杭州人的重要标志和荣誉象征。中国游泳队在伦敦奥运会上赢得5金2银3铜,实现了奥运史上的突破,其中就有4枚金牌来自浙江杭州的孙杨和叶诗文。而从1984年中国队参加奥运会至今,中国游泳获得的12枚奥运会金牌中,也有5枚是浙江制造。

  杭州全民投入游泳

  据杭州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有30%的杭州人会游泳,群众基础好。孙杨和叶诗文的成功正是源于杭州近10年来实施的“育苗计划”,他们经过了层层选拔、竞争和训练,是接受游泳培训者中的“十万人挑一”,甚至“百万人挑一”的成功典范。而随着他们在伦敦奥运会上成为“双冠王”,杭州全民投入游泳的热潮还会继续升温,游泳爱好者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在日前举行的杭州市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介绍,杭州各级教练员每年都会主动出击,从大约300万人口的全市幼儿园和小学中广泛撒网“海选苗子”,初选出3000人左右的孩子,经过初期训练和选拔后,350人进入市

  一级的集训阵容,这一级别常年在训人数保持在1200名以上,但最终能进入省队并迈进国家队的不过20、30人。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能够脱颖而出,正是源于杭州少儿游泳选拔和训练体系的“大浪淘沙”。

  不进行“拔苗助长”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游泳队没有对学生运动员进行“三集中”即传统意义上的“集中训练,集中学习,集中管理”,也没有使用“拔苗助长”的大运动量训练,而是坚持采取“走训”,让孩子在各自的学校上课,每天下午放学后从4点半到6点钟到附近的游泳学校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周末双休日进行两个半天的训练,实现了真正的体教结合。

  游泳纳入中考科目

  杭州市体育局还联合教育部门把游泳纳入了中考体育科目考核和中小学必修课,甚至计划让更多的爷爷奶奶走进泳池,学会游泳,以此鼓励支持他们的孙辈成为“小飞鱼”。

  杭州面临的下一个考验,是怎样利用好孙杨和叶诗文的明星效应打造城市名片、增加城市GDP、提升城市形象、并深化全民健身,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新华社

  (原标题:能否复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