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支教

2012年10月27日03:19  现代快报

  贵州与江西远隔千山万水,但江西九江汉子周玉阳的爱心却与15个贵州山区孩子紧紧连在一起。今年夏天,结束在贵州赫章县兴发乡石板村两年支教生活后,周玉阳带着班上15个孩子返回老家九江县江洲镇上初中,期望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

  承担15个孩子的费用

  10月24日,记者到达江洲镇私立学校团洲中学时,周玉阳正在给七年级的学生上英语课,15个从贵州山区来的孩子正与班上其他同学一道听课。这15个孩子中有11个彝族孩子,4个汉族孩子。1998年出生的彝族女孩陈荣玲告诉记者:“这里学习环境非常好,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周玉阳告诉记者:“这15个孩子,家里都非常贫穷,如果我不带到九江上学,就会辍学。来九江后,我承担他们的一切费用,他们家长也放心。”

  卖房卖车到贵州支教

  去贵州支教前,在深圳工作的周玉阳还曾在汶川地震后,带着妻儿去灾区当志愿者,一直到2008年底才返回深圳。2010年3月,周玉阳获悉贵州一些山区小学缺少老师后,就主动联系支教,并卖掉了深圳的房子和汽车,带着妻儿到贵州赫章县兴发乡石板村教学点支教。

  石板村位于大山深处,由于闭塞和贫困,很少有老师愿意来这里工作,石板村教学点只有一至四年级,读完四年级就得去集镇上学,多数孩子从此辍学。周玉阳到了石板村后,提出办五年级,并逐户动员辍学多年的孩子重返学校。经过多日奔波,他动员了15个孩子上五年级,5年级后就读六年级。他一人承担了15个孩子的教学任务。他的妻子则负责对女生的生活、心理辅导。

  把山区孩子当亲生儿女

  今年上半年,15个孩子完成了六年级的学业,要升入初中。然而,3个多小时的山路横亘在石板村与兴发乡集镇之间,让孩子们上初中的梦想难以实现。

  “怎么办?如果就此放弃,两年支教的心血几乎白费。而要说服家长们送孩子到集镇上中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思考,他想把15个孩子带到自己的老家上中学,自己承担他们的一切费用。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和父母的支持。

  8月22日,周玉阳和妻子带着15个孩子来到九江县江洲镇,安排在团洲中学上学。为了方便照料,他也在团洲中学教英语、美术等课程,月工资1000元。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家庭的温暖,他买了10辆自行车,每到周五下午,他就带着孩子们骑车去他老家吃住。周玉阳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远离父母,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女。”

  周玉阳的善举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支持,他们纷纷捐款捐物。尽管15个孩子一年至少需要七八万元开支,但他决心资助这些孩子完成学业,帮助他们演绎美好人生。据《江西日报》

  (原标题:深情支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