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食药监部门出击近500家“小饭桌”变得规范了

2012年10月27日03:28  山西新闻网

  本报10月26日讯 (记者 王普荣)作为法律监管的盲区,分布于学校周边的不少“小饭桌”,一直以来给人的是脏、乱、差的形象,结果是家长无奈,学生受害。为改变这一现状,太原市食药监局主动出击,通过实施免费登记、免费培训,使得全市近500家“小饭桌”的经营得到了规范,数万名学生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红烧排骨、鲶鱼豆腐、糖醋丸子、黄金大米……这不是某家饭店的菜谱,而是一家“小饭桌”为学生们精心设计的营养餐。26日下午,记者与太原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一行,来到太师二附小附近的一家“小饭桌”,发现这里的环境比正常居民家中好出很多倍。干净整洁的床铺、规范卫生的厨房操作间、崭新的桌椅……连孩子们每天吃的午餐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味道好、安全放心不说,还保证每天不重样。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家“小饭桌”在每个孩子的床位上都张贴了一张小卡片,上面除了孩子的姓名、年龄等信息外,还有孩子“是否有过敏史”等信息。其实,这家条件超乎家长想象之外的小饭桌,只是太原市众多优秀“小饭桌”里的一家。

  据了解,太原市目前有“小饭桌”896家,约有5万名中小学生在这里就餐,占到学生总量的1/3,牵涉到十余万家庭的幸福安全。由于现在还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将“小饭桌”纳入管理范围,加上开办者主要是附近居民、外来打工者或陪读家长,无证经营和脏乱差等问题突出,安全隐患严重,成为餐饮环节集体食物中毒的“定时炸弹”。在此背景下,太原市食药监局从2010年6月以来,就要求“小饭桌”开办者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并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为规范“小饭桌”经营,太原市食药监局对首批近500家“小饭桌”实施免费登记和免费培训,今年5月,该局又将此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解难事项目重点推进。

  太原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训和现场指导,全市“小饭桌”全部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了餐具清洗消毒、冷藏冷冻等设施,实现了生熟原料分开,荤素菜存放、清洗、加工分工进行,最大限度避免了交叉污染。而通过实施免费登记,食药监部门已经摸清了全市“小饭桌”的底数和现状,并建立了监管档案,消除了监管盲区。截至目前,太原市食药监局已经累计投入经费50余万元,对近500家“小饭桌”经营者、1548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学生去‘小饭桌’吃饭更放心了。”

  (原标题:太原食药监部门出击近500家“小饭桌”变得规范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