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造就英国恶棍

2012年10月27日04:19  京华时报

  萨维尔死了,他的一些同案嫌疑人还活着。BBC总经理乔治·恩特威斯尔承认,萨维尔性侵曝光,呈现一股“污秽海啸”。

  几十年前,学英语、听广播,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播音员们似乎拿腔作调,显得不无“做派”,联想中应该相对“正派”。

  最近这些年,做媒体、看电视,当然是电视新闻,BBC的主持人们与他们的美国同行相比,遣词造句、论事说理,相对更为严谨,显得相当“专业”,联想中应该相当“敬业”。

  但是,有那么一个人,男性,名为吉米·萨维尔,BBC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是并非新闻主持人,却属于绝对“最知名”之列,在英国家喻户晓,40年间涉嫌性侵犯至少两名男性和大约300名女性,多数是年轻甚或少年女性。

  萨维尔去年因病不治,时年84岁,不再可能在法庭上供述或者领受刑罚,不再可能让受害人有机会寻求司法公正。

  生前,这家伙确实有“做派”,所主持的儿童娱乐节目广受欢迎;而且,他因为从事慈善而显得“正派”,由英国女王册

  封为“骑士”。

  只是,以他所涉嫌性侵案件的数量,让英国人恐怕不得不重新认定他的“专业”和“敬业”程度,不得不审视他是否可能创造了某项纪录,足以成为“恶棍”的经典定义。

  而且,不仅BBC难以逃脱干系,涉嫌“培养”以至实际“纵容”这一恶棍,“隐匿”以至试图“隐瞒”他的恶行,整个英国电视业以及整个媒体业都可能为这么一个恶棍而蒙羞。

  再就是,不计先前是否有投诉或者举报,至少从2003年开始,英国警方至少有7次机会调查性侵举报,曝光这名恶棍。

  警方现在做的事情,或许有意弥补过去将近10年的失职,是宣布准备抓人,抓那些与萨维尔同案、现在依然在世的嫌疑人。至于多少人,什么人,警方不予披露。

  BBC现在做的事情,或许有意开脱几十年失察,是宣布启动“自查”程序,用以确定机

  构内部当初是否有某种“文化和习惯”。至于是什么“文化和习惯”,这家机构不予解释。

  “文化和习惯”一说,带着一种英国式的“拽”,以中文表述,意为“风气和习俗”;以现时中文贴切表述,意为某种潜规则。

  潜规则,外界指认BBC有,依照现有数据推测可能确实有。依据是,截至25日大约300桩旧案,是警方一星期内积累的报案数量。一星期前,指认萨维尔的受害人是几十人。一星期后,谁知道会有多少?

  萨维尔死了,他的一些同案嫌疑人还活着。40年间,相信多数受害人选择沉默,直到极个别受害人选择“自我曝光”,揭开自己的陈年伤疤。

  潜规则,在英国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都是一股黑暗势力,是恶棍得以猖獗的原因。BBC总经理乔治·恩特威斯尔承认,萨维尔性侵曝光,呈现一股“污秽海啸”。

  本报特约评论员祁乐纛

  (原标题:潜规则造就英国恶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完胜科贝尔 末轮决战阿扎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