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新建医院如何对接新医改

2012年10月27日06:39  解放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 孙刚

  昨天,市郊首个投入使用的新建三级医院——位于临港地区的市六医院东院试运行。此外,位于嘉定新城的瑞金医院北院、位于闵行浦江镇的仁济医院南院和位于宝山顾村的华山医院北院等另3家新建医院,也将于年底正式开诊。

  郊区新医院因新医改应运而生,如何对接医改方案提出的要求,创新机制改善流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补郊区优质资源空白

  昨天5时30分,市六医院东院门诊大厅就迎来了等候开门的附近居民,截至10时,已有100多人挂号就诊。一位周姓阿婆说,上个月她的孙子重感冒,为了放心特地赶了六七十公里路到杨浦的新华医院,来回车程要近3小时,“现在家门口有了大医院,再不必那么折腾了。”

  满足郊区居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促进医疗资源布局均衡,是上海医改的重要目标。2009年初,本市展开近年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投入最多的新一轮医疗资源调整,“5+3+1”工程正式启动,即在闵行、浦东(包括原南汇地区)、嘉定、宝山等区新建5所三级医院,将青浦、奉贤、崇明3家二级区中心医院提升为三级医院,以及迁建1家金山医院。最终,每个郊区都有一家三级医院,车程一小时内可以抵达。

  市六医院东院常务副院长范存义说,临港地区毗邻洋山深水港,区域内有大学,不少政府部门也将入驻,15平方公里范围内现有30多万人口;根据新城发展规划,到2020年人口将达80万,“与其等人口迁入后再补建,不如先行一步,在早期就布点卫生、教育等民生资源,为区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瑞金北院副院长赵任也表示,嘉定新城周边有科技城、汽车城,大学林立,新院于下月底开张后,不但一举改变本市西北部没有三级医院的历史,更可辐射虹桥商务区和普陀区,远及苏浙,“未来发展空间一定很美好。”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为公立医院改革探路

  新建医院“从零开始”,为堪称“医改最难”的公立医院改革破题,是使命也是机遇。市政府近日下发《新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以3年为过渡期,在4家郊区新建医院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治理机制、投入补偿机制、医保支付机制、运行机制、评价和监管机制……”

  新医院将逐步破除 “以药补医”。首先是“医药分家”,除了保留急诊等必需的最低药品库存外,医院不再设立药房,只提供药事服务;药品的储存、物流、配送、供应实行“社会化”,交由医药企业承担,视医院用药情况随时补充。“此举可大幅降低医院与药有关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投入,由此让利给患者”,范存义说。其次是“零差率”,新医院全部正式运行后,都不在药品进价上加成15%,进一步降低药价。此外,市医改办还要求新建医院严格控制、规范使用高值耗材和高价自费药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例逐步达到40%以上。对因此而减少的收入,各医院管理者表示“并不担心”:基建、大型设备、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由政府统筹安排;日常运行经费补助,政府承诺由市区两级财政分担。

  据介绍,新建医院还将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区政府、所属的大学、母体医院以及员工代表、社会代表组成,监督院长和领导班子按照理事会章程开展经营管理,为医院公益性方向掌舵。新医院还将在上海医院中首度设立首席财务官,由上级单位委派,全面监控财务运行情况,确保国资安全。医院还将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结构,逐步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价格——也就是说,让医保和群众支付的费用真正用在医疗上。此外,各新建医院全部不设特需,将全部资源用在普通患者身上。

  人性化设计让病家舒心

  上海医改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医疗和服务流程,营造便捷、舒心的就医环境。

  记者造访发现,市六东院和其他3家即将开张的医院都设置了中央药房,位于门诊、急诊和住院部之间,既节约空间,也方便各有所需的病家。各医院普遍采用了气道传输系统,通过负压原理,可将药品、血样和病理小标本等以每秒6—8米的速度传送,为抢救生命节约大量“黄金时间”。

  一些人性化的设计更让人眼前一亮。在瑞金北院,病房增设活动区,供病人和家属会谈、等候;卫生间做了防滑、防漏处理,并配备坐式洗浴床,让行动不便的患者也能方便地洗澡。在仁济南院,预约与办理了“后付费”的病人不必再挂号,而是直接到诊区,进一步减少等候时间。

  医疗内容方面,新医院也各具特色。如市六东院将与周边十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度合作,建立起区域医疗联合体,让居民在社区就能预约到六院的大专家。瑞金北院考虑到附近高速公路、建筑工地众多,结合瑞金的传统优势,将重点加强急救创伤治疗。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建4家医院将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试验田,积极总结经验再推广全市。专家同时坦言,医改并非能一蹴而就,新医院改革会面临诸多困难,如取消药品加成与提高诊疗收费间的矛盾,可能面临北京某些试行类似措施后医院曾遭遇的尴尬——病人只来开药,开刀手术去其他医院。另一方面,上海整体医疗人力资源不足,新建医院都不同程度存在人才缺口,如何吸引现有高端人才积极主动到郊区执业,加快培养年轻队伍,都需要不断探索。

  (原标题:沪郊新建医院如何对接新医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薄熙来代表资格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