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亲有利有弊 "只亲不教"过分溺爱不利成长

2012年10月27日07:44  半岛都市报

  如今青岛众多老人们本该是安心地颐养天年,却不得不客串起“银发”家长。记者多日调查发现,青岛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可隔代教育引发的家庭矛盾也不断增多。专家认为,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但隔代溺爱不可取,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19日在台湛路小学举行,与会家长并不是学生父母,而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这场家长会之前,学校还专门围绕祖辈教育与父母教育的差异进行了上百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很多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与子女存在严重分歧。

  石女士的儿子上五年级,她就抱怨说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学习时间稍长一些,老人就让孩子休息,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父母只要说一句,老人就出面袒护,他们什么都替孩子做了。”

  可一些老人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孩子爸妈认为我替孩子做得太多,可我认为就是他们太懒。”老人孙女士觉得,孩子平时要上课、上辅导班,压力本来就不小,自己现在能动能干,替孙辈干活不应该受到指责。

  隔代教育的好处显而易见: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深厚的人生阅历,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致使隔代教育屡屡遭受指责,原因就在于很多老人只重视隔代养,忽视了隔代教。

  青岛市教育局“教育专家咨询团”团长、研究员翟广顺指出,青岛隔代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是“隔代溺爱”,具体表现是百依百顺、纵容护短、事事包办、物质刺激。据调查,当孩子哭闹时,67.1%老人都采取依顺式的宠哄为主。如孙辈考试取得好成绩时,81%的祖辈老人给钱给物。

  翟广顺分析,隔代溺爱容易造成四大危害:容易导致孩子“童化心理”的过度延长,不利于树立自立自主精神;可能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疏远感,有的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导致教育的“脱代”,增加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障碍;隔代溺爱容易养育出自私自利、性格扭曲的孩子。

  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中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这也使隔代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不能回避的话题。台湛路小学副校长马虹认为,隔代教育实际上有窍门,“家庭教育大权应该交给父母,祖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两代人要协商建立起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人民路第三小学德育主任滕茹也建议,家长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应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学校、社会与家庭也应当相互配合,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合格家长。记者 单俊楠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原标题:隔代亲有利有弊 "只亲不教"过分溺爱不利成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须先进行风险评估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