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两千农民工圆大学梦

2012年10月27日08:59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包力 通讯员 贺磊

   马立刚,山东冠县人,现年29岁。2006年退伍来到深圳,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月工资760元,不久在一家物流公司做保安,月工资不到2000元,下班后还去夜市摆地摊,卖衣服和小饰品。 2009年5月,马立刚报名参加深圳市总工会第二届“圆梦计划”大专班学习,就读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2010年,他从一家物流公司跳槽到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主要开展企业融资贷款、企业理财、存款等业务。2012年,马立刚转岗至深圳市宝安桂银村镇银行担任客户经理,主要负责企业融资贷款业务。这正是市总工会推行“圆梦计划”,培养“新工人、新市民”的一个成功范例。

   从2008年至今,“圆梦计划”已成功举办五届。五年来,市总工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累计投入2600多万元,为2059名优秀农民工和困难职工,提供了公益性的高等学历教育学位,为23000多名农民工提供了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为900多家企业提供3200多场公益性的素质教育讲座,受惠职工50多万人次。

   深圳在全国首创“圆梦计划”

   如何让广大职工和劳动者进一步感受到单位“大家庭”温暖,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共建城市家园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社会建设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行为,已经成为深圳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会一个日益紧迫的课题。

   要破解这个“题”,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工会是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大学校”。近年来,深圳市总工会根据党中央和全总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的部署,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圆梦计划”,作为推进职工素质教育工作、深化农民工教育帮扶工程的创新实践,紧紧围绕我市工会工作大局,不断更新主题,扩大帮扶规模,全国首创推出的“圆梦计划”,已成为推进我市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响亮品牌。

   投资2亿元提升职工素质

   在全国首开对农民工实施“圆梦计划”,在关注农民工生存问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发展,既帮困难职工农民工解一时之困,更帮他们谋长远发展。

   由工会负责与高校联系,组织农民工报名考试,合格者再由工会出具学费,通过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实现提高职工素质的目标。“圆梦计划”这种体现了现代城市人文关怀的运作模式,更是被全国不少机构复制。

   今年,市总工会又深入推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以“新工人、新市民、大培训、大提升”为主题,按照“贴近职工需要、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组织保障”的工作思路,每年筹集6000多万元工会经费,连续三年共计近2个亿的资金,用于全面推进职工素质提升行动。

   农民工大专班94%首次毕业

   马立刚在参加“圆梦计划”学习期间,工作岗位发生显著变化,生存境况得到明显改善,工资收入有了很大提升。他在毕业自我鉴定中写道:“‘圆梦计划’大专班的学习,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为我终身的继续学习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和基础。”

   据悉,2008年第一届、2009年第二届“圆梦计划”大专班250名学员绝大部分已顺利毕业,首次毕业率达94%,绝大部分学员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作转换率达87%,大部分学员从工厂一线员工转岗至销售、文员、咨询等知识含量较高、发展前途较好的工作岗位。10余名学员通过深圳招调工考试顺利获得深圳户籍,较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

  (原标题:5年两千农民工圆大学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