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十八大】崆峒区 红牛吃上了“营养餐”

2012年10月27日09:28  每日甘肃网

  本报记者惠程华通讯员王鸿

  深秋时节,泾河两岸一片金黄。在乡村,只见房前屋后玉米秸秆堆积如山,铡草机、运输车和忙碌着为平凉红牛青贮“营养餐”的人们,绘出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入秋后,一场以转变肉牛饲喂方式的攻坚战役在崆峒区打响。寨河乡闫湾村是区上有名的养牛大村,过去,由于长期依靠传统的饲养方式养牛,育肥期长、出栏率低,农民赚钱少。近年来,区上大力推广青贮草等新技术饲喂方式,闫湾村的养殖户们受益匪浅。现在,全村牛的饲养量达到了700多头,养牛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收入的35%。

  记者在养牛户马五十家中见到了上门为他家青贮饲草的寨河乡闫湾村女子青贮队队长马桂梅,她开心地告诉记者:“从9月5日开始,我组织左邻右舍十多名女青年组成女子青贮队,上门为乡亲们青贮饲草,眼下,我们已经为50多户群众贮草330多吨。由于青贮饲草牛爱吃,营养价值高,村民们对这个新技术特别欢迎,都说这是给牛吃上了营养餐。”

  崆峒区畜牧兽医局技术指导员马忠学向记者介绍说,今年,崆峒区把大力开发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加快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突破口,积极抢抓秋收饲草资源丰富的有利时机,全力推进玉米秸秆由燃料向饲料、由分散青贮向规模化青贮、由加工自用向加工商品化的转变。为了做好今年的饲草青贮工作,我们先后举办各类青贮技术培训班51期,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由于宣传工作到位,群众非常乐于接受这项新技术。

  泾河沿岸的北部塬区是崆峒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为了解决群众在青贮饲料中的具体困难,区上采取“政府拿一点、单位帮一点、乡镇筹一点”的办法,筹资196万元,为群众购置青贮袋41074条。区畜牧兽医局多方筹资70余万元,为群众购置大型青贮联合收割机4台,并抽组技术人员90多人进村入户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到9月底,全区已新建青贮窖140座,购置大中型铡草机、揉丝机244台,落实袋贮、堆贮户35966户,青贮玉米秸秆10.56万吨。

  (原标题:【喜迎党的十八大】崆峒区 红牛吃上了“营养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