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穗生活月入多少心才不慌? 生活方式和态度更重要

2012年10月27日09:41  羊城晚报

  在广州生活月入多少心才不慌?

  羊城晚报记者随机调查一些市民发现,其实收入与惶恐感的关联度不如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高

  

  多少钱在广州生活才不惶恐?日前一则调查备受广大读者和网友关注,该调查称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月收入需9000 元左右才不惶恐,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 元上下浮动。但实际上,一个人对生活的感觉是不是“惶恐”,月收入只是衡量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唯一的指标。日前,羊城晚报记者对在广州生活的一些市民作了调查, 发现月收入和“惶恐感”的关联度,还不如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来得密切。

  1、月入2500元职场新人:

  买房这种事情太遥远

  景小龙才工作一年,大学毕业后从老家湛江来到广州工作, 目前月收入2500 元左右。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助手,要熬到拿资格证、拿律师证,至少还要有两三年时间。不过他觉得年轻时从底层做起是应该的。他现在的薪水在广州生活只能当一个月光族。

  由于对住的要求比较高, 他拿1000 元租了个地铁沿线的单间, 然后每天坐地铁上班。剩下的1500 元在支付吃饭和日常必需的生活开支后, 几乎没有剩余。

  景 小龙觉得租房挺好,还没有考虑买房。而造成他有这种想法的还有另一个深层次原因, 就是几乎没有时间和金钱社交, 也没什么机会接触女孩子谈恋爱, 因此也没有买房的压力。

  “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这些事情可以以后再考虑。”他说,如果将来收入增加了有能力了自然会考虑买房, 但现在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开支账单:

  衣食住行:大学刚毕业,对穿没什么要求,开支也很少。吃饭相当费钱, 由于住和工作都在商务区,早上只能吃麦当劳和7-11 便利店昂贵的早餐;午饭和晚饭虽然都吃盒饭, 但一天伙食也要40-50 元。交通基本上靠公交和地铁,一月开支100 元,从不打车。

  主要开支: 租房每月1000元,伙食每月1000 元。

  娱乐: 下班后在家上上网、看视频、打游戏,周末和一群朋友打篮球,基本上不花钱。

  金钱观: 钱多有钱多的活法,钱少有钱少的活法。

  对未来憧憬:在毕业出来工作之前, 已经对工作状态有所了解。现在月入虽然2500 元,但将来一定会达到甚至超过9000 元,而这一天不会太远。

  2、无收入辞职师奶:

  心态决定生活满足程度

  李梅,35 岁, 广州本地人,宝宝1 岁多时辞职, 目前在家已经休养半年, 无任何收入来源。辞职前是月入4000 元的工薪族,老公月收入将近1 万元,房贷5000 元。

  李梅说:“以前觉得工作非常重要,到处要用钱,尤其孩子出生后觉得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得不努力挣钱,因此把自己搞得很累。”此外,虽然父母不需要负担,但公婆没有基本医疗保障,一有点病痛就要支付医疗费, 因此觉得压力几乎大到崩溃。但如今她已心态坦然,高强度的工作虽然可以带来高收入,但没有什么比多陪陪父母和孩子更重要。现在她只想找一份有正常双休日、节假日的工作,不要有太多加班即可。

  开支账单:

  衣食住行:辞职后平时生活围绕整个大家庭,主要是和父母一起带孩子,吃饭基本在父母家吃,不交家用,正式进入“啃老”一族。

  主要开支: 每月房贷5000 元。

  娱乐: 一般都是大家庭出行, 传统的广式家庭聚会娱乐和旅游, 费用由各方均摊。

  金钱观:支出和收入能够成比例。

  对未来憧憬:最担心父母生大病,一旦出状况压力会非常大。另一方面又觉得我国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会逐步完善,未来并没有想象中可怕。船到桥头自然直。

  3、月入4000 元省钱达人:

  给我9000能存7000

  很难想象, 一个28 岁的姑娘可以将一个月的开支只压缩到500 元,这也是张小月最为欣慰且最为自豪的省钱纪录。张小月在一家杂志社打工,月收入在3000-4000 元之间,仅靠这点收入她就在工作第5 年买房。张小月生活的所有经验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省!

  吃饭大部分靠蹭, 出行靠公交+地铁+两条腿,钱包里不超过300 元,轻易不放过任何优惠打折券,过期的优惠券也经常跑去碰运气,将每一块钱的效用发挥到最大———这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生活, 但是张小月乐在其中。至于所谓9000 元的“惶恐线”,她根本不放在眼里,“给我9000 元,我能存下7000 元。”在她眼里,女孩子应该有点钱防身,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对金钱没有规划。她将购买的房子装修一新,并购置了必要的电器,一收楼马上租了出去, 房租和还贷刚好持平,自己则一直住男朋友家。

  对于该花的钱,她也不含糊,但是将省钱和节流作为一个爱好,确实能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感,在心理上不会有亏待自己的感觉,“我经常去看我的银行账户,看着收入栏目里数目一点点地增加,不喜欢看支出。”她说,只要钱包里有300 元钱,她一定会存起来,防止自己乱花。

  开支账单:

  衣食住行: 早餐吃芝麻糊,16 元一大袋可以吃一个月。由于有很多商务客户,与客户吃饭可以省一大笔饭钱,其余吃点简单的一个月只花数百元。衣服固定在三家经常光顾的商店购买, 并都办了会员卡可以打折, 最贵的一般不超过300元。交通选择坐公交、地铁。

  主要开支:几乎都花在买衣服上。

  金钱观:能省则省,能花则花。

  娱乐:主要是逛街,大部分只看不买。

  对未来憧憬: 觉得生活还是过得挺不错的。以前只想省钱买房子,现在则想在工作上如何提高自己, 朝能和自己兴趣爱好相结合的方向努力。

  4、月入万元单身贵族:

  房车齐备却备感惶恐

  王栋是标准的单身贵族,32 岁, 至今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属于大学毕业后“南漂” 广州一族。工作10年下来换过两次工作, 总算赶在房价猛涨和车子限牌之前, 凑齐了有房有车的标准小资生活必备品。每月1 万元的收入虽然已经超过了“9000 元惶恐线” , 但他依然感到压力极大。王栋是一家私企的中层主管, 这两年企业效益不显着, 上司的笑脸越来越难以见到, 他萌生打包走人的念头。但是现在行业普遍不景气, 一旦辞职找不到合适的下家, 房贷养车这一大笔开销将成为极大的负担。

  开支账单:

  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吃好必不可少。偶尔也会买一些上4 位数的衣服。日常交通靠开车和打车。

  主要开支: 房贷月供3000 元, 养车每月2000元。

  娱乐:经常和朋友聚会吃饭,社交娱乐每月开支约2000 元。每年国内旅游一两次。

  金钱观: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对未来憧憬:有点迷惘又有点期待。作为南漂压力挺大, 手里几乎攒不下钱,但成家立业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5、月入5 万元高级专家:

  不满生活软环境

  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李亮已经功成名就。在40 岁的年纪就攀上了职业生涯的高峰,这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他的月收入在5 万元以上。在外人眼里, 他拥有幸福的家庭, 妻子也在国企,月收入约1 万元,儿子刚读小学, 家中房产三套。双方父母都有稳定的退休金来源, 几乎没有什么家庭负担。但对于李亮来说, 近年来的奋斗目标除了在事业上更进一步外, 就是等儿子读完中学后送出国去。“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毫无压力和忧虑, 但我觉得国内生活的软环境需要极大的改善, 比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巨大的生活压力等。”

  他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于是在前年美国房市低迷时购买了一套房子, 以备将来给孩子读书移民之用。

  开支账单:

  衣食住行: 吃穿比较随意,不讲究牌子和奢侈度。由于经常到国外出差,一些日用品也从国外购买,价格比国内还便宜。每月日常开支1 万元不到。日常交通主要靠开车和打车。

  家庭主要开支:有两套房子未还完房贷(包括美国房产),全部月供加起来1.8 万元人民币,还贷时间20 年。其次是儿子的教育开支。由于学位房早已经买下, 课余只给孩子报了钢琴课,一年开支并不高。

  娱乐:一年全家出去旅行两次,大约5 万元。

  金钱观:诚实劳动,多多益善。

  对未来憧憬:由于自己的专业技术门槛极高,并不担心降薪和失业问题,唯有觉得生活软环境欠佳,可能将来选择退休后随子女移民。

  (原标题:在穗生活月入多少心才不慌? 生活方式和态度更重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