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癫狂与文明

2012年10月27日09:59  法制日报 微博

  余钊飞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因其豪迈粗犷、古朴沧桑的风格,而载入史册,至今依然留存于教科书中,成为旷世经典。这首民歌载入史册,并非韵律优美,而是折射了一代霸主遭遇重挫后的痛苦心境。北魏末年,分裂为东、西魏,分别由高欢、宇文泰主政,两者均是雄才大略之人,都有统一大志,双方沿黄河对峙,征战连年,互有胜负。

  公元546年,高欢围攻西魏军事重镇玉壁城,无奈遇到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守城将领韦孝宽,结果围攻一年,损兵折将无数。当时军中谣传高欢中箭将亡,为辟谣高欢带病强自设宴。宴会之中,将士沮丧,为提振士气,高欢部将斛律金即作《敕勒歌》,并带头领唱,高欢也随之附唱,泪流满面;将士怀旧,军心才有所恢复,勉强撤回国内;由此敕勒歌名满天下。高欢一代枭雄,兵败之后依然稳住形势;虽然不久去世,但其次子高洋随后建立北齐政权。而北齐王朝留给后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残暴的皇帝以及著名的《北齐律》。

  北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贬褒不一,其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每个皇帝几乎都是荒淫无道之人,执政期间异常残暴;所以后人怀疑高欢家族有精神病史。高欢儿子高澄、高洋、高演、高湛均执掌政权,但此四人均残暴异常。高欢这几个儿子除了残杀大臣、宫女、将领、平民之外,亦残杀家人,所以在历史上是臭名昭著,其中尤其以北齐第一任皇帝高洋为著。高洋是典型的人格分裂,在位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贤臣、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但高洋一向喜怒无常,荒淫残暴,以大锅、长锯、锉、礁等刑具无故残杀大臣。特别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皇帝喜欢在闹市、酷暑、风雪中裸奔,成为后人怀疑其精神病的重要依据。但这位每天处在癫狂状态下的皇帝,对于法律似乎兴趣很大,在他执政期间制定了著名的《北齐律》。

  高洋的大哥高澄在东魏掌权时,曾经主持东魏法典《麟趾格》的修撰。高洋称帝后,认为《麟趾格》为“未精”,命令群臣讨论制定齐律。在编写齐律过程中,高洋重用了冀州封氏家族著名律学家封述以及崔暹、李洋、魏收等数人,让他们全面总结了汉魏以来历代王朝的立法经验,简化法典结构、提炼篇名,锐意创新,最后制定了《北齐律》12篇,949条。北齐律篇目依次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等篇。

  《北齐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实现了多个创新:首先是将法典结构科学化,将《刑名》和《法例》合并为《名例》,放在律典第一篇作为总则。其次是确立了“重罪十条”,成为后世“十恶”的起源;再次规范了刑罚,确定了死、流、徒、杖、鞭等五刑体系,细化了其中的执行标准。这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典,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它吸收了前代的立法成就,是隋唐律典的蓝本。

  中华法系的经典标志《唐律疏议》就是以其为基础而制定的;一直到清末变法,《北齐律》确定的《名例》篇为首的十二篇格局,五刑体系、十恶重罪等内容一直得到延续。由此可见,《北齐律》的立法水准之高、生命力之强。

  这部由暴君主导制定的法典,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对后世中华法系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尽管高洋在史书的记载中以残暴古怪的形象出现,但高洋对中国律典体系的形成是贡献卓著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暴君很多,这是专制政体的不幸;但有的暴君存在着典型的两面性,一方面为人残暴异常,另一方面也作出一些显著的历史功绩。

  高洋为政残暴,也曾主导制定过《北齐律》;拿破仑发动战争无数,也曾主导制定过《法国民法典》。所以,在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上,应该尊重历史的真实一面,既要看清这些历史人物的缺失,也要看到他们曾经的功绩。

  (原标题:-标题--> 癫狂与文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