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故事)为“蒙古大夫”正名的国际蒙医医院

2012年10月27日10:37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27日电 题:为“蒙古大夫”正名的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中新社记者 赵永厚

  秋冬交替的十月末,冷空气已让塞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透着浓浓凉意。早上六点,位于城东的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已是一片“火热”——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患者挤满一楼门诊大厅,各种汉语方言以及蒙语充斥在大厅中。

  大厅的布置和大陆三甲医院并无二致,但一些细节令人瞩目:专家介绍栏有“萨病”(脑中风)这样看不懂的病名,有“放血”这样让人生畏的治疗方式,患者手持的病历和化验单全部是蒙文。

  该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杭盖·巴特尔向记者介绍说:“蒙医是总结匈奴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千年医药经验,汲取印度医学、中医和藏医的理论精华发展起来的独特医学。”

  杭盖·巴特尔的紫癜治愈率在90%以上,声名远播。一大早,来自全国的病人便把30个专家号抢完,加上部分加号,杭大夫当天共挂出42个专家号,据他讲,这还不算是病人最多的时侯。

  他诊断病人的方法是蒙、西结合,先诊脉,其方法与中医毫无二致;有些病人还需要做常规化验、B超、CT,等检查结果出来后,他再结合诊脉综合断病。

  确诊之后,杭大夫开出的全是蒙药,这些蒙药的外包装只有蒙文。杭大夫说,蒙药和中药差不多,由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组成,但全是生药,不煎熬,制成粉末状。药引也有特点,有用热牛奶送服,有用醋送服。

  从北京来看前列腺病的张先生已是第五次来就诊,他说,现在自己的前列腺增生病情已得到控制,基本能正常生活。

  五十多岁的何女士一进门便不停地说,太神奇了,之前她受妇科病困扰多时,杭大夫几副药便让她脱离痛苦;

  杭大夫说:“蒙医没有严格的分科,我们科虽然叫血液肿瘤科,但内科的病都能看,有的病人甚至来看青春痘。”

  和“蒙医内科”借鉴其他民族医学精华不同,“正骨”却是蒙医的独创,其中尤以“包氏正骨”最为著名。

  在今年9月举行的一次中、蒙文化交流会上,少林寺武僧表演时,不慎胳膊骨折,一般的外科治疗方法是必须做手术,以钢钉固定断骨。恰逢包氏正骨第四代传人包金山也在蒙古国,他使用了蒙古传统正骨方法,几十秒便把断骨复位、接好。

  包斯琴是包金山的弟子,包氏正骨第五代传人,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包氏正骨科主任。她介绍的包氏正骨方法很像“魔术”:口含高度白酒,用丹田之气雾状喷出,病人注意力被分散的几十秒,医生用特殊的手法一下将断骨“复位”。复位后用夹板固定,再辅以专科蒙药。一般情况下,病人21天就可以拆掉夹板,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来自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的11岁小男孩浩斯鲁前来就诊时,胳膊6处粉碎性骨折、脱臼、碎骨游离到其他部位。别的医院都让做手术、打钢钉固定,包斯琴和另一位包氏正骨大夫包继业只用几分钟就将断骨复位。她自信地说,21天就能拆夹板。记者在病房见到“正骨”6天后的浩斯鲁,他一点也不感到疼痛,正在病房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行政部的高秀芳介绍,像杭盖·巴特尔和包斯琴这样的蒙医名医,国际蒙医医院约有110位,他们分布在各个科室。

  杭盖·巴特尔说;“因放血等恶治之法,‘蒙古大夫’一度成了贬义词,被用来形容医术不高、行医生猛的游医。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正用实力为‘蒙古大夫’正名。”

  他还介绍了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历史传承:“虽然这家医院成立只有半年,却准备了几十年。1956年自治区就成立了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和中蒙医院,1958内蒙古医学院即开始招收蒙医本科学生。”(完)

  (原标题:(省城故事)为“蒙古大夫”正名的国际蒙医医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苹果宣布iPhone 5今年12月中国内地开售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周恩来亲述:我没让部队打下林彪座机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