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龙烈士今日下葬 走进英雄母亲与儿子最后相聚时光

2012年10月27日12:50  红网

  相关链接:浙江衢州市委书记陈新赞吴奇龙为三衢大地“最美”战士

  红网沅陵站10月27日讯(分站记者 瞿宏红 衢州晚报记者 周洋) 千山垂首,万水沉吟,护送英雄的车队缓缓穿城而过,今日的江山只为一个人伤悲。今天上午10时,在庄重的告别仪式后,吴奇龙烈士的骨灰盒及遗物在浙江江山市曹家坞公墓入土。江山各届万余民众自发前来,胸佩白花,眼含泪水,打着“英雄一路走好”等挽联,送这位英勇的老乡走完最后一程。

  “奇龙,就要住新房了。”一路上,母亲吴和爱不时抚摸着吴奇龙的骨灰盒低语着,就像安抚着一个襁褓里的婴儿。昨天,她彻夜未眠,只为了守候儿子在家的最后时刻。

  10月26日晚上7点,家中的白喜事结束了,吴和爱与前来吊唁的亲友一起为儿子点上了香。香火一点点燃烧着,也燃烧着这位母亲失子之痛。看见儿子的遗像,她掏出手绢不住地擦拭着面颊,再度撕心裂肺般地痛哭了起来……

  已经忘记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泪。10月6日,当吴奇龙父亲吴洪章接到部队电话得知儿子“受伤”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的夫妻俩坐上火车,奔向了千里之外的湖南沅陵。7日清晨,当确认儿子已经不行的噩耗后,火车上的夫妻俩崩溃了,吴洪章直把头向车窗玻璃上撞。当晚看见儿子的遗体后,吴和爱几乎哭得瘫了下去。痛失这仅有的儿子,就如同从身上割了一半肉一样痛。在儿子牺牲的现场,吴和爱捡了一块心形的石头,此后一直随身带着,仿佛儿子还在身边。

  晚上9点,吴奇龙的表哥吴明哲从慈溪消防队匆匆赶来了,为了送别牺牲的表弟,同为消防员的他在向部队多次申请后他得到了特批。一进灵堂,吴明哲就沉默了,在给表弟上完香后,他躲到了屋后偷偷哭了起来。吴和爱看着一身制服的他,就像看见了儿子……

  一身军营绿从小就是儿子的向往。或许受到当边防兵的大舅舅影响,童年时的吴奇龙对玩具枪特别感兴趣,还收集了许多子弹壳。高中毕业后的吴奇龙在一位同乡的民兵鼓励下,选择向往的军旅生活。还记得前年儿子离家前往湖南参军时也是一身军装,因为交通原因,吴和爱没来得及和离别参军的儿子说上最后一句话,只记得车窗里他一直看着自己,眼里含着泪。更不曾想到,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晚上9点半,稍微空下来了的吴和爱走进了猪舍里,照料起了几头生病的母猪。要是儿子在家就好了,要是儿子不出事,他的电话一定还惦记着这些农活吧……

  因为吴洪章身患肝病与糖尿病,越来越操劳的吴和爱一直期盼着身体健壮的儿子能够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吴和爱还记得,懂事的儿子在家时只要是脏活累活都会主动揽去做。扛起木头,儿子力气一个人能抵俩,11岁时就能扛42斤;种一袋金针菇药40道工序,儿子在家时会做得井井有条。即使是参军后,儿子的每个电话里都会问问家里种了多少菇生了多少小猪,问问家乡金针菇与小猪的价格,还会跟自己说说从战友杨勇那里获知的湖南农产品价格。可是,现在都看不到,也听不到了。

  夜深了,12点,客人陆续回家了,吴和爱再次走进了2楼那个帮儿子回家准备的房间,挑选了牙具、毛巾、衣裤、鞋袜等遗物,小心翼翼地包进了塑料袋里。看到这个房间,吴和爱的眼里再度湿润里……

  就差两个月,儿子就退伍回家了,就给这个房间带来生气了,可是,可是。吴和爱还记得,从2008年开始,为了造这幢房子,儿子帮了自己不少忙。还记得为了给二楼送砖,儿子站在一楼往上抛,自己在二楼接;到了三楼抛不着了,儿子就一担担地挑砖上去;儿子还学会了泥水活。虽然很累,可看着房子一点点高起来的,一家人都很快乐。但是,这幢承载着儿子心血与快乐的房子直到他入伍才竣工,也看不到他住进来的那一天了。

  10月27日凌晨3点,夜已经静得可以听见呼吸的声音。根据当地的风俗,表哥毛建雄、吴晨程将吴奇龙骨灰盒与遗像摆到了村口。看到儿子离家了,吴和爱不住地抚摸着骨灰盒……

  因为小学开始就在外地读,吴和爱也算不清儿子离家多少回了。儿子初三的时候数学很好,考过第一名,但到了高中后成绩就在中等徘徊。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吴奇龙从小是个朴素的孩子,即使是喜欢打扮,也从不挑名牌,只选一些最便宜的衣物。为了勤工俭学,吴奇龙还利用假期做过洗车、配菜、锯木,也因此结交到了不少朋友。印象里,儿子从没带同学或者朋友回家过,但是每年暑假,吴奇龙都会带着侄子毛勇与外甥毛伟杰在溪里嬉水,留下快活的身影。夜空下,溪水在依旧流淌着,只是失去了往日欢乐。

  27日上午8时,哀乐开始低回,护送着英雄入土的车队出发了。车上挂着黑帐,系着挽联,播放着烈士生前的音容笑貌。吴和爱望着窗外,路两旁满是夹道送别的群众。那高耸的三爿石就是江郎山了吧,吴和爱思绪回到了四年前……

  尽管就住在江郎山下的石门镇,吴洪章又是开着江山到江郎山中巴的司机,可那突兀的三爿石一直“可望不可即”。高二那年的五一假期,吴奇龙带着妈妈一同攀登了江郎山。吴和爱还记得,上山的路格外的陡,儿子不仅帮忙拿了外套、提包,还紧紧握住自己的手一路往上爬。那是她第一次如此真实地感受到了被儿子手心的温度,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保护的感觉。都说母子连心,孩子再小的心意母亲都能接受到。让她感动的不是壮美的风光,而是儿子的长大。

  9点半,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路途,车终于在曹家坞公墓门口停下。“奇龙,奇龙,新家就到了!”一路上吴和爱不时抚摸着吴奇龙的骨灰盒,抽泣并低语着,就像安抚着一个襁褓里的婴儿……

  二十年前,那个下着雨的午后,在石门镇卫生院里,那个6斤8两的孩子呱呱落地了。为了这个爱哭的孩子,吴和爱忘记自己花了多少心血。为了生他,自己痛了整整三天三夜;为了哄他入睡,每晚要在走廊里来回走着,以至于房东抱怨电费都增加了;为了让他条件好一些,辗转到桐乡、洞头打工家人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一点点看着苦日子到头了,儿子可以撑起这个家了,却这样匆匆走了,以至于没有再喊一声“妈”。

  10时,吴奇龙入土了,母亲的泪打湿了所有人的眼……

  [稿源:红网]

  [作者:瞿宏红 周洋]

  [编辑:杨洁]

  (原标题:吴奇龙烈士今日下葬 走进英雄母亲与儿子最后相聚时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