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未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2012年10月27日14:59  新民晚报

  ■两个单据完整的快递包裹被随手扔在紫藤路上的垃圾箱里孙云 摄本报记者 孙云

  近日,微博上一则“女子网购后乱丢包装男子按邮寄信息进屋杀人”帖文引发热议,转发达到数万次,收到评论数千条。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自己也常常像遇害的网购狂人刘小姐一样,随手将快递送来的包裹和快递单据扔掉,没想到单据上的个人信息竟会成为不法分子的线索。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一些住宅楼下的垃圾筒旁,经常出现粘贴着完整快递单据的包裹箱。另据了解,还有不少市民喜欢随时随地手机签到、使用“微信摇一摇”结交陌生人等,警方提醒,这些行为容易曝光个人隐私,引狼入室,市民应当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案情回放】

  网购狂人乱扔包裹引狼入室

  在微博上备受关注的这条帖子,讲述的是一个网购狂人因为乱扔包裹而引狼入室的故事:

  26岁的女白领刘小姐每个月要花上万元上网购物,隔三差五就会收到卖家快递来的包裹。收入颇高的她购物冲动,如果看到实物后不满意,往往随手就把整个包裹扔在楼下的垃圾筒旁。一连几次,在刘小姐所住小区做家教的大学毕业生陈某都看到了写着刘小姐名字的包裹,有时,里面还有挂着价钱吊牌的真丝连衣裙、香水、皮鞋、洗面奶等各种全新商品。迟迟找不到稳定工作的陈某多次将这些物品拿回家,送给女友讨欢心。

  后来,女友嫌他穷提出分手。陈某想到了早已在快递单据上无比熟悉的那个名字:刘小姐。他曾经观察过,刘小姐独自在阳台上浇花,晾晒的也都是女性衣物,据此推测刘小姐独自居住,下手比较容易。于是,他带着胶带和水果刀,冒充快递员敲开了刘小姐的房门,将其捆绑并劫财劫色。刘小姐在反抗性侵犯过程中,颈动脉被割断,当场身亡。陈某用她的信用卡取出2万元后逃回老家,后被警方抓捕归案,并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相关防范】

  微信摇一摇、手机签到都会暴露隐私

  正如网友在微博上留言所说,泄露自己信息的渠道还有很多,手机签到、“微信摇一摇”、信用卡账单和购物账单乱扔等,都可能引狼入室。

  9月30日下午,浦东新区洋泾地区的一位高中生在放学后,不断将自己的行程发布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走到一个地铁站附近时,突然有两男一女出现在他面前,欲抢夺他的iPhone4S手机。幸亏当时天色尚早,附近有不少行人,这名中学生大声呼救,吓跑了劫匪。经查,这三名打劫者正是受害人在该网站上结识的“好友”,他们通过关注受害人长期以来不断发布的“签到”信息,对其动向、性别、手机型号等了如指掌,对抢劫早有预谋。

  另据了解,浦东警方近日还破获了一起利用“微信摇一摇”骗财骗色的案件。今年6月下旬,一名女子通过在浦东陆家嘴“摇”出一名正在附近的“高富帅”男子,被骗走两部手机和5万元现金。事后才发现,男子的“英国留学生”、“证券精英”等身份均为信口编造,微信上发布的英俊头像也是盗用他人照片。

  【记者调查】

  一些垃圾筒里仍能见到快递单

  网购日益成为都市人特别是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处理包裹更安全?

  昨天,记者在闵行区龙柏新村的一些道路和社区实地采访发现,扔进垃圾桶的快递包装箱上,大多数都粘贴着地址面单,其中大部分在拆除包装时破损,字迹难以辨认,但在青杉路一小区内的垃圾桶和黄桦路人行道的一个垃圾桶旁,也有三个包裹仍粘贴着完好无损的地址面单,其中有一个字迹还相当清楚,收件人和发件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以及快递物品名称清晰可见,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惨剧的发生能否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在微博“女子网购后乱丢包装男子按邮寄信息进屋杀人”帖文的数万次转发和数千条评论中,不少网友表示心有余悸,以后会改掉自己随手乱扔的坏毛病。“宅小Y不想长大”说:“我每次都是随便扔的,地址电话什么的都不涂,以后一定要改啊。”

  记者在开心网上看到一项“扔快递包裹前,你是否记得撕掉地址面单”的调查显示,67%的网友“每次都记得撕掉面单”,6%“有时忘记撕”,18%的网友“从来不撕,看了网购达人被害的新闻,以后会记得撕”,不过,也有9%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以后还会直接扔掉”。上海警方近日针对这一现象,在微博上发布安全提醒,建议市民在清除自己的个人信息后,妥善处理快递包装物。

  (原标题:不少市民未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王志文酒驾被警方查获 未达醉驾级别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