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故事)陈华伟:为家乡文化教育慈善不遗余力

2012年10月27日15:32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社茂名10月27日电 题:陈华伟:为家乡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不遗余

  作者 梁盛 梁远东 葛燕梅

  原籍广东茂名化州市杨梅镇黄槐垌村的陈华伟先生,是化州市旅港同乡会荣誉会长。事业有成的他热心造福桑梓、回报社会。迄今为止,为家乡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已先后捐资6300多万元人民币。

  陈华伟2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常年在香港、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打拼,深深感受到家乡与这些大都市之间的差距,也深深感受到自己文化知识层面的不足。一个地方穷,不是穷在资源上,很大程度是穷在文化教育上。所以我想带个头,让目前还贫困落后的家乡慢慢与大都市接轨。”

  中共杨梅镇镇委书记陈志通告诉记者,陈华伟先生说到做到,为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不惜“一掷千金”。2003年,陈华伟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杨梅晶晶幼儿园,并把它捐赠给杨梅镇中心学校,还每年捐资10万元给晶晶幼儿园作为奖教学基金。

  此后,陈华伟频行善举,除捐资1200多万元建设杨梅镇黄槐垌村文化广场,完善戏台、图书馆、篮球场、羽毛球场、老人活动中心等设施外,从2006年开始,他还每年捐款16万元作为“华伟英才奖学基金”。其中10万元用于奖励高考尖子,6万元用于奖励在读的优秀学生。从2009年开始,为了让更多优秀学生得到奖励,陈华伟特别增加了奖励名额和金额,2009年奖金总额提高到了20万元,2010年提高到了30万元,今年更是提高到了35万元。7年来,华伟奖学基金共发放奖学金160多万元,受惠学子达600多人。

  陈华伟说,国家振兴,教育先行。“我关心教育,设立奖学基金的目的,是希望获奖的同学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和文化水平,将来更好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高州市教育局长李杰对记者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其人生价值往往体现在“急公好义”,陈华伟先生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2010年9月21日,茂名发生特大洪灾,重灾区高州马贵镇的大西小学教学楼地基被洪水淘空,230多名学生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上课。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华伟心急如焚,当即向该校捐资300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2444平方米共4层8个教室,各项功能室、级室、教师宿舍等一应俱全的教学综合楼,使248名师生得以早日告别板房教室。”

  更值一提的是,目前,陈华伟还捐资3000多万元,建设化州华伟图书馆。该馆楼高8层,建筑面积逾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图书馆、档案馆、会议室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完)

  (原标题:(华人故事)陈华伟:为家乡文化教育慈善不遗余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