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无霸”执法局更须监督

2012年10月27日16:38  羊城晚报

  名人

  □彭澎

  报载,广州市荔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前天成立,整合了城管、卫生、环保、文化、交通、食药、安监等12个部门的执法职责,并将探索行政管理决策、执法、监督“三权制衡”。这是广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首个试点。

  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部制”部门,把政府的大部分执法职能归并在一起,成为荔湾区里职能涉及领域最广的局。这让我联想起此前做“广东大部制比较研究”时的一些想法。中国古代的县衙门,是一个大院里一个县官,公检法全部搞掂,但为什么现代社会并没出现这类政府体制,这是因为“专业化”成为政府部门设立的主导思想。显然,“大部制”与“专业化”的关系要协调好。

  按官方说法,此次改革整合了各部门的执法职责、编制和机构,突破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实现了向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执法转变;改革还突破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不能相互有效监督的局面,实现了向“决策、执法、监督”的相对独立又相互监督的执法体制转变……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人财物等统一整合到综合执法局后,工作效率会提高,人力和权力也更强大了。但太过集中的权力会不会被滥用呢?大部制改革是不是意味着“大就是好”呢?相信这对解决多头管理带来的扯皮和协调难是有益的,但过于集中的权力如何监督?民众会相信其内部的“决策、执法、监督”制衡体制吗?

  其次,政府其他部门剥离了执法职能,会不会成为跛脚部门呢?打破了原来的运行机制,会不会出现新的紊乱,从而导致“两不管”的格局?执法者的专业性会不会因为与职能部门分离而受到削弱?这里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是,综合行政执法时,要不要专业部门配合呢?如果要配合,那么依旧存在以往部门交叉行政时的协调问题。或者说,以前各个部门分割,导致协调成本较大;而现在综合执法是不是不需要协调部门关系了呢?

  从现实来看,突击性执法多属联合执法行动,如处理违建、卫生大检查、扫黄打非等等,而日常管理往往还是与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在一起。

  这项改革如此令人关注,还与城管形象有关。毕竟综合行政执法的第一大任务就是城管。最近,广州城管出了不少负面信息,如陆续有城管官员违法被处理、“房叔”引发全国热议、城管与社会知名人士在网上斗法……多少反映了权力监督的缺乏,以及服务、互动等执政理念的不足。

  探索行政改革是好事,但要注意大部制与专业性的平衡,执法权集中更要注意监督权力,尤其要发挥民众监督的作用,通过人大、政协以及网络加强监督,让人民对“大执法”、“大城管”放心!

  (作者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原标题:“巨无霸”执法局更须监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