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印象中的张学良:声音洪亮 感觉和蔼

2012年10月27日19:35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社贵州桐梓10月27日电 题:桐梓“小西湖”:八旬老人印象中的张学良

  记者杨茜

  “我看到他的鱼竿可以自动伸缩,当时就觉得好安逸哟。”82岁的金亚群时隔68年后回想起与张学良的一面之缘,依然清晰记得张学良当时手上的鱼竿。

  离桐梓县城6公里远的娄山关镇独石村,另有一个别名叫“小西湖”,是1944年至1946年张学良被软禁的地方,也是张学良在内地最后一个软禁地,之后便被送到重庆,转至台湾。

  小西湖是国民政府抗战时期迁驻桐梓县的第四十一兵工厂筑坝建水电站时形成的人工湖,因仿西湖三潭印月得名。湖的一边是被软禁的张学良的住所,几间瓦顶砖房。另一边是当地民居。

  82岁的金亚群说,他的父亲金武英当年是小西湖所在乡的副乡长。金亚群回忆,张学良到之前,小西湖四周的山上就开始修筑碉堡,一共修了6个。一天深夜,汽车的马达声将住在湖边的他们一家吵醒,透过竹林隐约看到在湖的对岸有灯光闪烁。第二天,对岸的三座砖木结构房子和山上碉堡都住上了人。乡里人都说,这里住上了大官。一段时间后,乡里人才知道他是张学良,被软禁在这里了。

  金亚群回忆,那年他读初中,14岁,第一次见到的张学良正在钓鱼。

  当时,金亚群去找父亲时还被佩戴斜皮带的军官拦住。张学良和他的副官、同时身为乡长的王尧,以及副乡长金武英一起钓鱼。

  金亚群说:“当时只有我爹、王乡长和他在,我一直盯着他看。他穿着白衣服、灰裤子。他先给我说‘不要怕’,然后还问了我的姓名,在哪里读书,最后跟我说‘要在县城里好好读书,将来还可以到大城市去读’。”

  “我就看到他手上的鱼竿不一样,是白色的,像收音机天线一样,可以收短拉长,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换鱼饵,连收缩都可以是自动的。”金亚群说:“当时第一次看到这么高级的鱼竿,我还对我爹和王乡长说‘那个鱼竿好安逸啊’。然后我爹给我零用钱把我打发走了。”

  金亚群回忆,张学良跟他说话时,声音洪亮、感觉和蔼。

  这是金亚群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张学良。他回忆,周末放学在家时,时不时总能看到张学良在湖对岸钓鱼。

  记者走访乡里健在的老人,87岁的老人唐明全说:“张学良刚来时村里人都不知道这是谁,就觉得排场大,走哪儿都跟着人。后来才知道,那都是保护他,也是监视他的。”

  如今的小西湖经历岁月变迁,已是当地天门河水库的一部分。张学良曾经的住所、以往的湖心亭都已是一片水稻田,秋收后,一堆堆稻草垛子展示着丰年景象。

  桐梓县传来消息:“小西湖”已被列为2012贵州省重点建设旅游项目,将以时代记忆为主线,以后方抗战文化为特色,打造集避暑度假、康体养生、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避暑旅游度假区。主景区预计2年后完工,5年后旅游景区全部完工,旅客年容纳量预计可达百万人。(完)

  (原标题:八旬老人印象中的张学良:声音洪亮 感觉和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WTA总决赛李娜失好局遭阿扎逆转 无缘4强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