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争当环卫工”折射人事制度不健全

2012年10月28日00:11  红网

  近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539人报名,最终报名成功的7186人中,近半为本科学历,并且还有29名硕士。专家称如此用人实属浪费人才,然而也不得不承认事业编的“铁饭碗”属性。网友则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冷嘲热讽,称这些大学生“除了事业编,就不能有点追求吗?”(10月26日《皖北晨刊》)

  职业无贵贱,只有工种的区别,环卫工人被称之为“马路天使”、“城市的美容师”,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同样值得社会的尊重。然而,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与职业状况总体来说并不是多么优越,也是相当艰苦与劳累的职业之一。大多数城市环卫工人都是城市管理部门聘用的临时工,成日起早贪黑,与灰尘垃圾接触,在车流入注的道路边上工作,具有一定的职业危险性,而且工资报酬相对不高。他们可谓是社会的底层,其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都无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就是这样的一个职业,却引来近万名报名者,近半数为本科学历,还有29名硕士。报名的火爆与专业的实际状况呈现显著性差异,着实让人感到诧异。其实,只要冷静思索,不能看出,这些本科生以及硕士生们所看重的绝非是环卫工作岗位,只不过是赋予岗位本身的“事业编制”罢了。显然,环卫工作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一旦贴上了“事业编制”的标签就大不一样了,就是不折不扣的国家工作人员,就是风不吹雨不打的“铁饭碗”,就可以保证今后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也正是环卫“事业编制”的吸引力之所在。

  然而,在这些报名考试的本科生与硕士生中,到底有几个真正是热爱环卫工作的,他们所学的专业又有多少与环卫工作沾边的?为了这所谓的“事业编制”,就完全放弃自己的专业,放弃自己的研究取向,放弃自己曾经的梦想与追求,真的值得吗?

  诚然,现代社会竞争压力无比巨大,每一个人都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只有“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工作压力相对小一些,不用面对下岗与淘汰的危险。大学生们与硕士生们热衷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也是规避生活风险的一种方式。然而,这是否也说明这些年轻的一代创业意识不强,思想过于保守与陈旧呢?而这样的心态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我们的社会进步的动力又从何而来?

  有过高等教育的经历,从无数次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大学生们、硕士生们,显然在环卫工人的“事业编制”招考中抢占先机,具有录取的绝对优势与可能。但是,他们到底是不是这个岗位的最佳人选呢?他们又甘心于拿起扫帚上大街扫地吗?他们具备一定的耐力与体力吗?从纯粹的环卫专业角度来讲,他们或许并不优于那些战斗在马路上的“临时工”们。

  硕士争考环卫工人编制,也深层次地反映出当前人事制度的严重不合理,只有打破传统的“公务员”、“事业编制”铁饭碗终身体制,让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岗位与其他社会劳动岗位处于同一层次之上,才能真正盘活用人机制,让每一位人才可以心无旁骛的寻找自己合适的岗位,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而不至于让这些经过数年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硕士生们,为了一个环卫工的“事业编制”费尽心机,趋之若鹜。

  [稿源:红网]

  [作者:梁好]

  [编辑:司马清]

  (原标题:“硕士争当环卫工”折射人事制度不健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