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留学”其实是忽悠自己

2012年10月28日00:12  红网

  据《南方周末》25日一篇名为《忽悠哈佛——赴美留学申请诚信问题调查》报道指出“中国留学生因造假被退学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美国西海岸某名校一年内“劝退”7名中国留学生,一半“涉嫌申请材料造假”。“50%中国申请者伪造他们的高中成绩单,10%中国申请者提交了自己根本没有获得过的奖项和荣誉。”

  许多人选择出国留学一是为了“镀金”,有助于回国找工作或留在他国工作等待申请绿卡;二是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接受多元化教育。但国外名校的高招收标准使得很多人的留学梦成了“一厢情愿”。若想真正圆梦,首先在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真正的金子”是不会被埋没的。档案造假、履历造假、分数造假其实忽悠的不是国外名校,忽悠的是仅获得心理安慰的自己。无真才实学,侥幸跨入名校门槛,“煮熟的鸭子也会飞”。

  国外的教育与大陆相当不同,首先语言是难过的一关,全英文授课会让很多留学生吃不消,即使雅思或托福或SAT成绩达到了名校入学标准甚至更高,亦不代表上课就会很轻松,许多专业词语或俚语或日常交流是须努力克服的“拦路虎”;再者,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让学生造成心理的一个落差,国外更多的强调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团队合作。许多国外大学的教授们不仅授课语速快,课后亦会布置一大堆课阅读材料及作业;若课前不充分预习,上课时便无法融入课堂教学。许多名校学生的课外“充电”的程度亦是国内许多大学生无法做到的。

  其实名校是进去难,毕业亦难。例如,哈佛淘汰机制使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进名校,要在名校扎稳脚跟,也是要付出前期的“刻苦代价”的。国外名校喜欢多向发展的学生,“造假留学生”面对如此,怎能吃得消?留学失败是必然。

  能成功“忽悠自己”,留学中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中介给了留学生希望,但现实却将其狠狠击碎,终究是“黄粱一梦”。留学热让许多中介应运而生望分一杯羹,滥竽充数者不在少数。一些中介机构往往对欲出国但不达标的学生打包票,于是提供代写或修改申请文书、夸大、捏造受奖情况等便“合理发生”了;且相当部分中介机构乱收费,发布虚假广告来迷惑消费者。目前我国中介市场的管理混乱、竞争激烈,使得准留学生成为利益的牺牲品。

  如今,美国各大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手中都握着一本“招办内参”,其中详述了可能发生的“一揽子”造假问题。这不得不说是对中国学生信誉的讽刺,亦是我们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出了问题。

  据统计,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33.97万人,今年中国留学生人数有望达到41万,2013年则达到49万,并且中国留学生的另一个趋势是留学生年龄趋于低龄化。“造假留学生”不仅危害了整个中国留学生的利益,劣币驱逐良币,同时也给国外学校造成不好的印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是有钱就能掉个名校的offfer下来,提高自身实际综合能力比造假“忽悠自己”更重要。

  [稿源:红网]

  [作者:黎柳茜]

  [编辑:司马清]

  (原标题:“忽悠留学”其实是忽悠自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