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随母亲住凉亭里半年

2012年10月28日00:59  华商晨报

  晨报讯(记者 康晓潺)漏雨、透风、四壁无遮挡的凉亭里,一对母子住了多半年。

  如今,寒冬将至,看着5岁的小孩每晚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居民们送去钱物。

  邻居们希望,为了孩子,他们应该有个温暖的家。

  母子俩在凉亭住了半年

  10时30分许,沈阳市苏家屯区百合街20号附近,一条深绿色的绿化带贯穿南北,绿化带中央建有一座四壁没有任何遮挡的白色凉亭,附近居民称,这里就是那对母子的家。

  凉亭顶部,盖有白色塑料,南侧一张发黄的床单用来挡风,水杯、铁锅、童车、棉被、小娃娃,被随处放在凉亭的水泥地上,树根底下或是凉亭顶部。一辆三轮车上盖着厚厚的棉被,邻居们说,三轮车里装着娘俩全部家当。

  昨日,稀稀拉拉的小雨越下越急,凉亭里几乎所有物品都被洗涮一遍。记者赶到现场时却并没有看到电话中李先生描述的母子二人。

  “早上7点多,孩子和妈妈都打着伞,可能雨下太大了,出去躲雨了。”附近居民刘女士回忆,住在凉亭里的母子俩,是今年春天过来的,也不知道为啥选择了既不挡风又不遮雨的凉亭,而且一住就是半年,“眼瞅就到冬天了,他们该咋办呀?”

  大家为孩子感到痛心

  尽管母子俩都已经出去躲雨,每隔几分钟就有好心的过路人到凉亭旁停留,站上几分钟感叹一句“天冷了,冬天得咋过呀。”

  一些居民告诉记者,凉亭里的母亲约有40岁,带着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每天晚上都在凉亭的水泥地上搭块木板,睡在木板上。如果天气好,女子就领着孩子坐在凉亭里,遇到雨天就去超市躲躲,“上次下雪,有个好心人把娘俩接到家里,结果晚上又回来睡在地上。”

  “孩子还太小,挺可怜的。”邻居们指着凉亭上悬挂的一串红辣椒和干山楂说,“她这是准备在这里过冬,但这样的房子能住吗?”

  10月26日,邻居们发现,女子向凉亭中添置了一个煤气罐和一些蔬菜,“昨晚还生火做菜。”出于关心,一些邻居也会为孩子买些吃的送去,但谁也不知道娘俩从哪来,叫什么名字。

  “我们挺可怜孩子的,也担心他们生火做饭时会不会把树枝点着。”附近居民有些担心,但由于女子的异常举动,他们谁也不敢当面询问。

  女子不配合救助

  昨日15时许,稀稀拉拉的小雨逐渐停息,女子带着孩子从外面赶回凉亭。“去大润发躲雨了。”女子将外衣铺到湿漉漉的木凳上,坐下来开始和孩子唱起歌谣。

  “小白菜,泪汪汪,从小就没了爹娘……”娘俩边唱边拍手,母亲还特意买来一根香肠,一半给了孩子,一半掰给了身旁的一只小白狗。

  发现记者站在一旁,女子有些不悦,未等记者开口,女子两根手指指向记者,“免谈,滚,有多远滚多远。”随后开始撵记者走。

  5分钟后,当记者再次回到凉亭时,女子已经带着小孩离开。“前几天也有记者来过,她先是骂,然后就躲起来了。”对于女子的这种反应,居民们大都不解也有些无奈,“明天气温就零下了,我们也想帮她,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随后,记者联系到辖区内派出所,一位民警表示,女子家住三台子,是今年春天才搬到凉亭住的,精神有些异常。几个月来他们多次和社区、民政局、城管局等部门试着为女子解决住宿等问题,希望该女子能够考虑下孩子,搬进温暖的地方。

  十余天前沈阳突然降温,他们也曾试图劝说女子。“我们给她租了房子,但她不同意。”派出所民警说。

  (原标题:5岁男孩随母亲住凉亭里半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