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基层沃土 书写时代华章

2012年10月28日02:39  北京日报

  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1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集中体现了全国新闻战线逐步深化“走转改”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篇篇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的稿件,是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

  2011年,291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全面展示了举国上下的重大事件和伟大壮举。人民日报评论《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主题重大、立意深远、文字凝练,动员和激励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奋进。新华通讯社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采访深入、布局谋篇精致、文字细腻饱满,回应时代对民族精神的召唤,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力量。

  中央电视台消息《胡锦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大量运用现场音效,生动记录了现场良好互动氛围,充分展示了中央领导同志富有亲和力的形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11月1日《新闻和报纸摘要》选取发布重大权威时政新闻和部委新闻,关注民生新闻,创新广播新闻播报模式。

  一组组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报道,是对人民心声的热情讴歌

  2011年7月2日,杭州一位年轻母亲吴菊萍,因勇敢地伸手接住从10楼坠下的女孩而受伤。当天,都市快报记者张姝放弃休假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采写了这篇题为《吴菊萍/勇敢的妈妈伟大的母亲》的通讯。通讯一见报,立即引起广大读者及各大网站的关注,吴菊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迅速成为受全国关注的英雄人物。

  然而,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道路上,又何止是张姝。像“最美妈妈”报道一样,《宋江明求职验血记》《吴孟超的一天》《同仁一日》《红山嘴,大雪即将封山》《刁娜:舍己一条腿救人一条命》《小读者横穿大半个上海来还书》《湄公河上的枪声(电视专题)》等一批内容翔实、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都是新闻工作者践行“走转改”要求的力作。

  一次次客观公正、激浊扬清的报道,是对新闻理想的坚守执着

  2011年5月11日,中国化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这里的污染没人管?》的调查性报道,通过村民、企业、政府部门的“现身说法”,对河南省尉氏县小化工企业肆意污染、当地政府的相互推诿现象进行批评和曝光,再现了小化工污染没人管的事实;2011年7月15日,一篇《787死魂灵混进广东新农保》刊登在了广州日报上,揭示了在新农保执行过程中,由于操作流程的不规范而引发的死人领养老金的现象。打破内部屏障,追踪前因后果,记者找到了“死魂灵”,给广东几千万农民的“养命钱”安全敲响了警钟;2011年10月14日,中国消费者报刊登了稿件《烧伤患者贴敷治疗一天竟花3.84万元》,对长春烧伤医院改变计费方法违规收费的行为予以曝光,引起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并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一批揭露利益驱动非法行为的报道彰显当代新闻人攻坚克难、善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未来的新闻战线上,相信更多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及安危的重大事件报道会不断涌现,更多报道将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出更好的诠释。

  璩静 杨荣荣(据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原标题:植根基层沃土 书写时代华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