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样做好“军中之母”

2012年10月28日03:09  光明日报

  王忠心近照。李鸿林摄

  班长被称为“军中之母”。第二炮兵某部军士长王忠心,入伍26年,当班长22年,操控3种型号导弹,带出3个全军先进典型,对党对人民对军队赤胆忠心,一如其名。他是“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第二炮兵好班长标兵”,3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前不久,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他学习。

   “从来不出错,是传奇”

  导弹测试大厅内,老兵王忠心气定神闲。眼前,几十米长的导弹静卧轨道;墙上,16米长的电路图一字排开;身后,测控号手各就其位。此时,这枚长剑上,连接着十几台精密仪器,正对电路、气路、液路上密布的数万个节点,进行严密测试。下达指令、核准参数,王忠心指挥若定。上千条操作规程,如行云流水,依次运行……翌日,高原戈壁,导弹昂首向天;一声“点火”,神剑直刺苍穹。此次发射,打出了该型号导弹历史最高精度。

  导弹测控是对导弹进行“全身体检”,技术性高、专业性强,涉及高等数学、高能物理、微电子技术、机械识图等20多个学科,号手一直由干部担任。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忠心,能成为“士兵测控指挥长”,这条路走得相当不易。

  20年前,王忠心几经努力,终于把某型导弹学懂弄通。可刚刚当上测控班长,导弹武器就更新换代。他又和新兵一样,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新型导弹专业教材20多本。一本本仔细钻研,王忠心悟出“门道”。他把“天书”一样的技术图纸,分解成若干部分,一步一步、一块一块、一张一张去攻克。从早到晚,王忠心重复两个动作:操作——背记,背记——操作。当一张张“控制图”刻进脑子,10多万字操作规程熟记于心后,老兵再次成为全旅唯一的“兵教员”、唯一的战士测控指挥长。

  “功成名就”,王忠心可以松口气了。不料,军队现代化“快车”加速,王忠心所在旅导弹武器再次换型。有人调侃,老兵专业学得真“坎坷”,总是“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王忠心没有灰心。他重新起步,认真研读《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书籍,成为全旅熟练掌握新装备测控专业“第一人”,精通19个新型导弹测控岗位。

  那年,上级组织导弹技术比武。测控专业80名参赛者都是营、连长和技术干部,只有王忠心一个兵。然而,比武结果,偏偏是这个兵,夺得全能第一和3个单项第一。

  当兵26年,操控3种型号导弹,参与编写20多种专业教材,执行重大训练任务25次。参加实装操作1270多次,王忠心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

  比王忠心还小两岁的旅长李兆坤说:“一时不出错,是要求;常年不出错,是出色;从来不出错,是传奇!”

  敬他,从列兵到将军

  王忠心家穷,10岁上小学,18岁初中毕业就当兵。临行前,父亲边为他打背包边叮嘱:“忠子,听说桥头老李家大明子,在队伍上当了副班长,你也好好干,弄个正的!”

  父亲这句话“超级”应验。1990年7月,王忠心士官学校毕业后,顺利当上导弹测控班班长。父亲在世时,他当班长;父亲去世后,他仍然是班长。在这个班,他一干就是22年。上至将军,下到列兵,人人见了他,都敬他,都称“老班长”。

  当了22年“军中之母”,王忠心带出“70后”、“80后”、“90后”3个全军先进典型。

  高明,北京大学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2006年初,听说连队来了北大“高材生”,好几个班长都“打怵”,不太敢带。王忠心主动把高明要到自己班。既帮他“扬长”,又为他“补短”,使高明军政兼优,成为全国重大典型。高明退伍时,专门写了一篇《我的军营大学》,回忆连队和忠心老班长。

  “兵头将尾”22年,王忠心带出200多名技术尖子。其中,12人当上干部,6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

  授课,“简直就是大教授”

  今年8月,某基地新毕业大学生干部岗前培训如期展开。140多名“天之骄子”已集训20多天,讲课的都是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最后一课,听说由“兵王”王忠心来讲,大家都很期待。铃声响过,王忠心推门而进。他一没讲义,二无教案,片纸不拿,坐在讲台上就“如何当好班长”这个课题,一讲就是两小时,还回答了学员提出的不少问题。士兵的语言、切身的感受、具体的方法,让学员们受益匪浅。大家说,这堂课听得最过瘾,老班长“简直就是大教授”。

  从2000年开始,旅里发挥王忠心技术优势,安排他给新任干部讲授导弹技术第一课,他一讲就是12年,满身“功夫”都传授出去了。前年,基地领导到旅检查工作,发现王忠心不但“做功”好,“讲功”也高,就让他给全基地新毕业大学生干部讲课,这一讲又是3年。

  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王国超,分到连队后,专业不对口,一度很苦恼。听过王忠心的课后,他说:“老王班长讲的都是我们最缺的,他文化不高,‘玩转’3种导弹,我有信心跟上他。”

  讲台上传道授业,王忠心渐成“名人”。他不但讲导弹专业,有时也讲政治理论。指导员张金金经常让他给全连官兵上政治教育课,还把他厚厚的9本理论学习笔记,摆在连队学习室,供大家借鉴。

  王忠心“艺高胆大”,专业上敢于较真。那年,第二炮兵组织首届军事技术大比武。他作为“种子选手”参赛,两道重点题,他很快答完,可一对“标准答案”,都被扣了分。王忠心认为这个“标准答案”有“毛病”,和现场考官争论一小时。过后,几位教授对部分“标准答案”进行“复议”,发现王忠心指出的问题都很准,暗暗佩服他。

  “名声”留在考场,辐射还在扩大。一次装备整修,一枚导弹测试时“卡壳”。厂家技术人员排查3昼夜,没解决问题;请来该型武器系统设计师,又找3天,还未确定故障点。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王忠心说出想法:症结出在电缆连接上。按王忠心的判断再检,果然“手到病除”。从此,无论是装备科研部门专家,还是生产厂家技术人员,遇到难题都想听听“王老兵”的意见。多年来,他成功处置武器装备技术故障70多起,编写的《测控专业故障分析》,成为导弹号手必修课。

  本报特约记者 陈寿富 本报通讯员 黄 平 李永飞

  

  (原标题:他怎样做好“军中之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