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玩摊位收购字画
他把手表都抵了

2012年10月28日04:19  华龙网-重庆晨报

  昨日,渝中区泰古古玩城,刘永禄(中)正在给人们介绍苏葆桢的画作《硕果丰收》。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你看,苏先生葡萄的笔触和色彩,在这张画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昨天下午,渝中区大礼堂泰古古玩城2楼27号“翰墨缘”画廊,画廊主人、72岁的画家刘永禄与儿子刘为,将一幅四尺整张的苏葆桢架子葡萄《硕果丰收》展开,一边欣赏赞叹,一边交流技法。

  像苏葆桢这样的川渝著名画家的作品,刘永禄收藏了不少。而像这样的艺术交流,或者说文人雅集,在“翰墨缘”也是家常便饭。

  因办报插图而学画

  偏科农村娃脱颖而出

  刘永禄是綦江古南镇人。在他10岁时,办黑板报成为课余的一项主要工作,作为学生主编,他也要负责报纸的插画。

  出于兴趣爱好,也基于工作需要,刘永禄开始自学画画。

  1958年,在临近高中毕业之时,他听说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可以报考,但当时分配给綦江的名额仅有1个。通过素描、色彩和速写3门考试,刘永禄的成绩排在第一。在西师招生老师向刘永禄的班主任询问起其基本情况时,班主任很诚实地介绍说“这个同学偏科很厉害,数理化都不及格”,没想到招生老师要了他。

  得苏葆桢单独指导

  开始有意识收藏

  因为勤奋好学,刘永禄得到苏葆桢老师的喜爱。到了周末,苏老师会约刘永禄到他家的画室练习。“苏葆桢老师平易近人,对大多数学生都很关心,他的人品和画品,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刘永禄说,那些没有签名落款的示范课稿,成为了他最初的收藏。

  大三时,刘永禄遇到了梁白云老师。梁老师告诉他,要收藏一批名家的原作,掌握大师的构图,笔墨技法和色彩运用。

  毕业后,刘永禄被分配到朝阳中学。文革期间,他送知青到四川阆中和苍溪的过程中,又收到了一些名家作品。

  “那次很偶然,我去了一个古玩摊位,那里主要卖的是旧书。在我的追问下,摊主才把我带到他家里,看他的书画收藏。”当看到颜楷的书法四屏条、杨建屏的荷花、王晖的山水尽在其中后,他将身上的220元现金,以及价值120元的上海表,还有5斤粮票一并抵了出去,才换得了这些藏品。他说,这是“最疯狂”的一次收购。

  因朝阳中学与西师同在北碚,工作后的刘永禄继续与苏葆桢等书画名师保持联系,也在这一时期收藏到了一些有名款的完整作品。

  先开工作室后办画廊

  以收藏、雅集为宗旨

  1992年,成为刘永禄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一年,重庆组织文化艺术交流代表团访问香港,让他接触到艺术展览、现代画廊和艺术品拍卖,他看到了沿海地区文化市场的丰富,艺术品交易的繁荣。

  “所以说,临近退休,我才意识到,以前的收藏仅仅停留在学画的需要,远没有艺术品交易的商业意识。”刘永禄说,1994年他回到主城之后,选址观音桥,创办的“白水艺苑”工作室,既作为书画家交流的场地,又可以进行书画收售。

  2002年,工作室规模扩大,搬到渝北区翠湖路,面积达到200多个平方米。2005年,听闻大礼堂泰古古玩城修好,刘永禄又与儿子刘为一起,租门面入驻。2006年春,“翰墨缘”画廊正式开业。

  重庆晨报记者 卢雨 见习记者 王盛龙

  (原标题:在古玩摊位收购字画
他把手表都抵了 )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