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铁匠到“发明大王”

2012年10月28日05:14  大江网

  10月23日,一场秋雨刚过,记者来到位于新余市高新区的亿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刚进大门,便被公示栏上的3张图表所吸引:一张是员工工作岗位卫生环境较差的曝光图,另一张是一周员工考核表,还有一张上面写满了检查整改措施及处罚办法。而想出这一管理企业招数的,便是打铁匠出身、被当地人誉为“发明大王”的敖小平。

  敖小平打铁、搞发明、洗脚上田办企业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出生于渝水区水北镇新桥村贫苦家庭的他,早早辍学回家务农,农闲时在父亲的铁匠铺帮助打铁、修理农机具。好动脑筋的敖小平在修理农机具的时候,总能有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引起大家的好奇。16岁时,他把村民使用多年的笨重易坏的木犁改造成轻便结实的铁犁,产品一时畅销乡里。周边乡邻从此都知道有个年轻聪明的敖铁匠。

  常年与农民、农机具打交道,敖小平每时每刻都在琢磨一些“道道”。见农民使用传统脚踩打谷机辛苦、效率低,敖小平动起了脑筋。打理生意之余,他买来大量机械方面的书籍研究,见人就请教,一有空闲时间就钻进店铺摆弄齿轮、轮轴等零件和机器。2000年6月,敖小平第一台装有柴油机的脱粒机面世。随后,受农民用风车扇稻谷的启发,他在脱粒机上安装了一个小风车和一个网筛,几经改进制造出一台自动式脱粒机。此后,他又发明了割晒机和耕整机等。如今,他已拥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全部转入批量生产。2004年,敖小平将厂房整体搬迁到新余高新区,目前已形成年产能近2万台、产值过千万元、员工50余人的规模,产品畅销全国8个省(市),并出口到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地。

  敖小平坦承,以往关起门来做产品的做法曾让他陷入产品大量积压的困境,最困难时连几百元的费用都难以开支。2009年,新余创业大学开办,敖小平成为首期学员,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反思,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加重视企业的管理和市场调研。如今,他每年的考察费用就达20多万元。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他对各省市的地理地貌、水稻品种、农机使用习惯等更加了然于心。

  或许是农民出身的经历,敖小平多年来相当看重产品在农民心中的口碑。今年9月底,贵州天柱县的一名山区用户打来电话,反映他购买的脱粒机脱稻时损耗较大。敖小平当天即派出一名技术员花费上千元,辗转上千公里赶到农户家中,帮助排除农机故障,令农户感动不已。

  本报记者邓爱勇

  (原标题:从小铁匠到“发明大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