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农田”金穗香

2012年10月28日05:14  大江网

  10月21日,走进余江县黄庄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展现在眼前的是现代农业的喜人景象: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机耕路,一道道彼此相连的引水渠,一块块整齐排列的方格田,一串串在和风中滚涌的金色稻穗,绘就了一幅江南金秋丰收的油画。

  “黄庄乡项目区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200万元,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4000亩,每年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70万公斤。”该乡党委委员雷春生开门见山。

  “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项目实施前,因为部分村民对此事不了解,心中存有疑虑,担心农田建设会对稻田造成损坏,后经大力宣传,并带村民代表到邻近县参观,大家的积极性才调动起来了。”沙湾村村干部吴小成指着一片片丰收在望的稻田接过话茬。“现在耕作比过去方便多了,机耕路直通稻田,畅通溪引水快捷,每块田都拼成2亩左右的方形田,种田的纠纷越来越少。”

  沙湾村59岁的村民蒋水朝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她家有7亩水田,往年因子女在外务工,只种了村旁的4亩。今年蒋水朝把7亩水田都种上了水稻。“现在我一个人种7亩田,而且每亩还能多打一两百斤谷子,若是没有这‘方块田’,想都不敢想!”蒋水朝语含感激。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邱坊汪家坂村村民陈国忠去年种了60余亩水稻,今年又在高标准农田中增租了50亩,并购置了一台收割机。“这个工程做得好!我们种田方便了,产量也更高了,还节省了不少成本,仅稻谷收割每亩费用就可省40余元。”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带来的好处,陈国忠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今年我家的水稻亩产能增产100斤以上,全年可增收两三万元,加上收割机带来的收入,日子会越过越好!”

  为确保工程造福群众,在项目区所在地由群众推选出工程监督员,对工程方案、进度、质量进行监督。同时,政府认真倾听群众意见,为方便群众洗菜、洗衣物,在项目施工时,特别将村旁附近沟渠由铺设U型槽改为红石衬砌。

  据了解,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入推进,该县种粮大户不断涌现。目前,全县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20多家,经营稻田2万余亩,有力地提高了土地收益,促进了全县粮食的稳步增长。

  吴茂兴 万铜新 本报记者汤民

  (原标题:“高标农田”金穗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