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放歌

2012年10月28日06:19  解放日报

  璩静 杨荣荣

  第12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20位德才兼备、品行兼优的新闻工作者喜获殊荣。他们是新时代新闻队伍中的佼佼者,是新闻工作者的榜样,他们用新闻人生告诉人们优秀新闻工作者不变的选择——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放歌。

  躬行大地 人民至上

  正如一位新闻工作者所言:用双脚跑出来的沾满泥土的新闻作品总是充满了激情,始终彰显着一种光辉、一种力量、一种信心。

  从2002年7月到2004年9月,兵团日报记者王遐独自一人奔波近万公里,写出了“最全面、最权威、最生动、最感人”的“兵团样本”。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不到半年已首发新闻1200多条,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坚持亲自策划,审看和修改每个制作环节。解放军报郭建跃每年下基层采访都在200天以上,采访足迹遍及陆海空不同类型的部队。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总监张广雷连续6年发起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

  业务精湛 锐意革新

  社会的望者、时代的参与者、历史的见证者——这是人民对新闻工作者的定位。像政治家一样敏锐,像军事家一样果敢——这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刘万永从1999年陆续发表了《山西绛县“三盲”院长调查》等调查性报道。西藏日报社驻阿里记者站站长高玉洁创新报道方式,把农牧民的“小事”提炼出大主题。

  《浙商》杂志总编辑朱仁华跳出杂志办杂志,搭建起了浙商大会和浙商全国理事会两大平台。南方日报社编委段功伟近10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党报改革之路,将时政报道推入一片开阔“蓝海”。铜陵日报总编辑刘宇飞在安徽省率先将电子阅报栏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茂亮一次性改造提升了4档节目、新推出11档节目,占全国省级卫视今年新节目总数的1/5。山西广播电台编委罗庆东实现了“年年出精品、年年拿大奖”。天津电视台副总编辑沈国华率先倡议在天津成立了 “全国民生新闻协作体”。江西电视台副台长李建国首创故事类节目《传奇故事》和调解类节目《金牌调解》,收视长盛不衰。

  作风扎实 成绩突出

  侦察兵的阵地永远在前线。只要有新闻,他们恨不得拔腿就走奔赴现场,无论前面是火海是汪洋,生死一线,都不在话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6次出现在抗震救灾的“战场”,写下了60多篇通讯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地震当天就开播了特别直播 《汶川紧急救援》。央广中国之声总监蔡小林和同事们连续22天几乎每天吃住在办公室里。科技日报记者张显峰半个月里几乎跑遍重灾区。

  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新疆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齐正宇不顾生命危险,第一个从家里奔向工作岗位。宁夏日报摄影部主任苏保伟乘坐微型三角翼飞临黄河上空,多次遭遇跌落险情。

  辽宁日报总编辑孙刚上午被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下午回到单位还和往常一样主持例行谈稿会。吉林日报编务中心主任李文彪经常白班夜班“连轴转”,是全报社上夜班时间最长的人。

  崇高的荣誉背后,是对职业的坚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更是不断创新、永不停止的追求……(据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原标题: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放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