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炼就“小气科室”

2012年10月28日06:39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严珑 陈媛 通讯员黄冬香 聂一钢 涂晓晨

  一根手术缝合线分成几段用,却为患者减免医药费用3400余万。(见本报10月13、14日报道)“小气科室”12年做出大气公益引来各方关注。有人疑问:有的医院、科室惟利是图,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是如何坚持“小气”的呢?本报记者近日再次深入进行了采访。

  连接着地气——

  11位教授有8位来自贫困农家

  “大处方的笔实在开不下去。”69岁的孙宗全教授来自京山农家,他回忆说,由于家境贫寒,他求学期间常从家里磨米粉带到学校当粮食。现在看到不少贫困病人为省钱舍不得打饭吃,也从家里磨米粉带到医院,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经历。

  该科室主任董念国教授也有同样经历。来自鄂州燕矶农村的他,高中期间吃了两年腌菜,而且为了支持他读书,二弟很早就辍学了。“全科11个正教授8个来自农村。”董念国说,看到贫困患者就像看到自己过去,所以能省就尽量帮他们省。

  传承着正气——

  60岁教授每晚查房节假日不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孙宗全说,科室老一辈专家一直以身作则,传承着正气。比如叶世铎、蓝鸿钧两位老教授当年做手术后常常睡在手术台旁,有时几天几夜不回去,那时候监测患者生理情况完全靠听诊器,常常耳朵都夹肿了。

  在老一辈教授的言传身教下,该科室历代专家都传承了良好的医德,比如60岁的张凯伦教授无论节假日,每晚九点左右都会到病房看看病人;57岁的肖诗亮教授因摔伤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虽然走路不方便,但哪里有病人需要抢救他却跑得最快……

  打压着邪气——

  每月对患者医疗费用等进行评估

  一方面通过软环境弘扬正气,另一方面通过硬制度打压邪气。据悉,该科室医疗质控小组会定期抽检患者病历,核查医疗费用和规范使用药品等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此外,每月还会定期对科室7个医疗小组手术量、病种和效果等进行评估,检查是否有乱用药品、开大处方等情况。

  董念国教授总结说,科室只要坚持不给歪风邪念生存的土壤,“即使有一两个人偶尔歪一点,实际也歪不到哪里去。”

  (原标题:“三气”炼就“小气科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