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权威发证机构”涉嫌虚假宣传

2012年10月28日07:28  龙虎网

  龙虎网讯 金陵晚报记者报道 金陵晚报日前报道的《7000元买了个高级证不管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文中小丽“买”到的证书,无论设计或内容都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极为相似,证书使用说明中写着:“本证书可通过www.zgks.org(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网)进行查询。”特别是发证机构为“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很容易让人误认为这就是官方所颁发的证书。

  关键词; 全国通用 政府许可

  记者暗访 宣传中称“全国都认”

  10月18日,记者来到该瑜伽培训中心口中的“权威发证机构”,一探究竟。

  这家公司位于新街口大厦14楼中的一个办公室,门口没有公司名,只是在公司隔壁的墙上,用一个箭头指着办公室的入口。这是一个不大的办公室,百平方米左右,放着几排电脑,约有10多名工作人员,多为女性。此时,她们都坐在电脑前工作。

  记者称刚毕业,想考个证,好找工作。接待的工作人员,一番询问之后,开始介绍该网站(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网)所颁发的证件。“我们这些证件都是全国认证,政府认可的,你考了之后,对就业和进公司后的加工资,都有帮助。”接待的女子指着该公司网页上的一排证书名向记者介绍道。

  那么,证书的权威性有保障吗该名女子解释,她们颁发的证书是合法有效的,“我们是在省工商注册的职业鉴定公司,颁发的证书全国都是有用的。”为了怕记者不相信,她还加了一句,“拿到证书之后,你可以到我们网一查就知道真伪了。”她指着该公司网站说道。

  那么,哪些公司认可他们的证呢女子只说都认可,始终没有举出具体的公司,“我们还和许多大学有合作,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

  关键词;23大项百余技能鉴定

  公司说;“证书是民间的 有些地方还是承认的”

  记者发现该网站主办单位为“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其自称在省工商局注册,核定业务范围为职业技能鉴定。记者通过查询发现,该网站实际注册人为“王庆运”,注册名称为“资格考试网”,属个人性质网站。

  在网站上公布的“职业资格行业分类”显示,该公司可以提供公安、旅游、法律等23个大项百余种职业技能鉴定,其中不乏有“刑事侦查工程师”、“高级警卫师”、“高级法律警务师”等名头不小的职业。同时,网站上还明确写着:“权威证书,全国通用。政府认可,企业欢迎。网上查询,就业首选。”

  记者随后表明身份,对该公司进行了采访,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了接待,她表示,领导不在。对于其证书,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做职业技能证明的,在工商部门注了册,但没有在教育和劳动部门注册。

  那么,这个证书有哪些地方承认呢该工作人员表示不太好讲,她称该证书只是对有没有技能的一个证明。那么,官方承认这个证书吗工作人员说,有些地方还是承认的。哪些地方承认呢对方不语。

  关键词;人社部发文 不受法律保护

  政府不承认;工作人员直言其行为混淆视听

  然而,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官方网站上,记者发现一份去年1月份该中心发出的声明中认定: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网站、所颁发证书均与与该中心的官方网站、证书极为相似,并在证书样式上使用“职业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使得考生混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提醒,江苏英才公司颁发的证书与官方职业资格证书无任何关系;根据规定,该公司擅自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活动,可能构成对于我国职业资格培训市场秩序严重破坏的违法行为,保留向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提醒企业、个人提高警惕、防止上当。

  对此,南京市一位法律界人士认为,该公司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如果该公司并没有颁发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资质,那所发证书就是假证。

  记者将该情况反映给南京市人社局,该局下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曾多次接到关于该公司的举报,“该公司所颁发的证书由于使用国徽和‘全国’的字样,故意混淆视听,让他人觉得这就是官方证书,而国家对这种证书肯定是不予承认的。”这位工作人员说。去年,市人社局监察大队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曾对该公司处以奉4万多元。该条例规定: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许可,从事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无照经营查处取缔的规定查处取缔。

  “并不能说他们是假证,只能说他们不受法律保护,没有权威性。”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证书中发证机关为“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那不存在问题,但是现在,证书的发证机关为“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就涉嫌混淆视听,欺骗考生了,“‘全国’、‘注册’、‘国徽’等字样,都是需要政府认可的。”

  “目前,职业技能鉴定都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并未允许社会机构从事该行业。对该公司奉之外的处罚,则需协调工商部门进行。”该工作人员说。

  关键词;不权威 不认可

  企业不认可

  只认政府颁发的证书

  那么,一般企事业单位,对这张证书认不认可呢就此问题,记者首先咨询了南京某大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刘女士。

  “我们认可的证书,都是政府颁发的证书,比如人事部考试中心的证书,要官方的,民间的证书,我们都是不认可的。”刘女士表示,民间的证书不受法律保护,没有权威性,是不被认可的。

  那么,署名是“全国考试中心”的证书呢刘女士表示,证书是否具有权威性,主要要看发证机关和是否是国家认证,如果是民间自发颁布的证书,即使自取名为“全国”,也不能真正做到全国通用。

  记者随后又致电南京市几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和企业单位进行咨询,其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均表示,他们只认政府承认的职业证书。

  那么,小型企业是否承认这所谓的“民间”证书呢记者又走访了几家健身会所和育婴中心,负责人看了看证书,就放在一边了,“你的学历证书我们认可,其他的,我们主要还是看工作能力。”

  律师观点;

  行为涉嫌虚假宣传 应责令禁止

  就此问题,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殷建新律师进行了分析。

  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奉。工商局作为行政主管机关应当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以上是从行政责任上来说,那么从民事责任上来看,该公司以使人认为其所颁发的证书有效为目的,作出了“国家认可”等的虚假描述,其属于典型的“欺诈”。依据《合同法》的法律规定,因欺诈而产生的民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那就是该公司因该行为所收受的当事人的钱款均应当予以返还。

  记者笔记;

  执法者行为的缺失 成了违法者的广告

  “我们这公司存在好几年了,如果不正规,你觉得我们的规模还能越办越大,覆盖全国吗”这是宣传人员用来证明他们证书含金量和合法性最重量的一个理由。

  在相关部门,提及英才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我们经常接到类似的投诉,已经处理过一次了,但职权有限。”相关部门更多的,还是无奈。

  人社局监察大队一次处罚的上限是2000元,据工作人员称,如果警方介入,以非法宣传来进行处罚,也就一万元左右。

  而英才公司的收入呢该公司一直不肯给出数据,所以我们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记者当天下午实地采访,看到该学校还有2个班级在上课,人数超过50人。

  而类似这样的培训中心,该网站在南京就有14家。

  对于这样一个公司,一年一次如此力度的处罚,又能有什么作用。

  而参与培训的群体,大多数都是刚毕业或将毕业,正在找工作的人。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笔小数目。

  采访中遇到很多困难、调查中遇到很大阻力,得到的只有相关部门的无奈。谁来避免更多的人高额“买”到这些不受法律保护的证书,我们将继续关注。金陵晚报记者 王芃 报道

  来源:金陵晚报编辑:朱琳

  (原标题:南京一“权威发证机构”涉嫌虚假宣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