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盲比文盲多? 性教育勿再遮遮掩掩

2012年10月28日07:59  三湘都市报

  13岁男孩声称对9岁女孩堕胎负责

  青少年性犯罪数字不断上升中国性盲比文盲多?

  性教育勿再遮遮掩掩整理/记者 王铭俊

中国性盲比文盲多?

  北京某大学的一年级新生上性知识教育课。但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的性知识更多来源于他们的同伴和传媒。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性教育”仍然只字未提。性教育的缺失不仅给孩子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也是性犯罪数字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今年5月爆出的一条消息引起强烈反响:广西一名9岁女孩堕胎,对此表示负责的竟是一名13岁男孩。对此,有专家提出,应将性教育写入教育法。

  性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但中国对于性的话题始终羞涩。有数据显示,70%青少年的性知识来源于黄色网站,中国性学会会长徐天明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的性盲比文盲多,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什么学家,都是性盲!”

  落后的性教育和相当数量的性盲,无疑是一颗隐形炸弹。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性教育勿再遮遮掩掩。

  13岁男孩声称对9岁女孩堕胎负责

  5月19日,中国社科院教授陈一筠在广州发表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比例达到40%到50%。据陈一筠调查,在广西南宁发现有9岁少女堕胎的案例,而表示对此负责的是一个13岁男孩。

  人流手术低龄化,表明中小学生性启蒙和性教育的匮乏俨然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中国,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与性有关的话题从来都是遮遮掩掩。

  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从哪来?”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中国父母通常有这样几种回答:“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捡回来的”、“河里飘来的”。美国公共健康政策专家安吉拉却这样告诉她的女儿:“女孩长大以后,会嫁给爱她的男人,这个男人给她一颗爱的种子,进入她的身体里,会和她自身的另一颗爱的种子结合。结合的种子,在营养的滋养下,逐渐长成一个儿,就是妈妈肚子里的孩子。”

  在学校,性教育一直处于“潜水”的状态。近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细心的家长和老师发现,这份儿童发展指南中唯独只字未提“性教育”。而中国青春期的性教育至今未列入课程大纲。

  性无知和性放纵都是“性盲”的表现

  2005年7月,在“首届中国南京性文化节”举行的性文化研讨会上,中国性学会会长徐天明曾表示:“在我们的调查中,中国的性盲比文盲多,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什么学家,都是性盲!”

  “中国的性盲比文盲多”的说法是否有夸张的成分尚难认定,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我国“性盲”的数量确实十分巨大。媒体曾经报道过,有高学历的夫妻结婚几年还没有生孩子,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妻子居然还是处女!原来,两人认为,只要男人和女人睡在一张床上自然就会互相“感应”而怀孕。夫妻双方学历都很高,显然不是文盲,却是不折不扣的“性盲”。

  除了对性无知的“性盲”,我们还忧心地看到另一种现象。有些人,包括一些年龄很小的在校学生,肆无忌惮地在公开场合谈论性,洋洋得意地张扬性经历,津津乐道地传播黄色信息……如此“性放纵”,其实也是对性的无知,也是“性盲”的表现。

  “让我爸妈对我进行性教育?!我来教育他们还差不多!”

  正确的性,是无法达到无师自通的。家庭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中,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效果和作用。然而,今天许多家庭性教育仍然羞羞答答。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徐振雷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次谈及家庭性教育的对话中,竟有不止一名初中生“轻视”地表示,“让我爸妈对我进行性教育?!我来教育他们还差不多!”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没有走出性耻感的窠臼。中国式性教育,隐晦、腼腆、保守,许多中国父母,都是在相同的环境长大,自身的性知识也相当贫乏,甚至还是性盲,根本不足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作为性教育的主渠道,学校也承担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教育职责。但是,中国教育界对性教育始终羞涩,不敢直接提及“性教育”,而是将它包裹在“青春教育”、“健康教育”、“卫生教育”等名词中。

  性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性犯罪不断上升

  由于无法接受专业、系统的性教育,很多人特别是孩子,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据南京市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该市70%青少年性知识来自黄色网站,20%通过书籍获得,只有约1%来自学校和家长。

  信息极度饱和的网络世界里提供的性知识是不完全的、有偏差的,各类性信息鱼龙混杂,这样的“渠道”很可能让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不能自拔,产生对性的错误认识。很多青少年在性方面已达到了无知无畏的境地,他们对性充满好奇,又敢于尝试,不顾后果。落后的性教育和相当数量的性盲,无疑是一颗隐形炸弹。

  调查显示:性罪错案件占青少年涉嫌犯罪案件的58.5%,青少年性罪错案件比例增加,年龄趋于低龄化。

  法律界人士认为,严重缺乏性知识及性教育的缺失,不良音像制品和色情网络的诱惑是诱发青少年性犯罪的重要因素。资料表明,有83%的未成年犯罪者经常喜欢看有暴力色情内容的不良音像制品和网络色情。

  “对中小学生的性教育,法律应该强制”

  面对中国性教育严重缺失的重要问题,“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形象大使白岩松曾提出:“不能把性教育课上成生理卫生课,要把性的教育转变为爱的教育。”他把“爱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爱的常识、爱的安全、爱的心理、爱的价值。“其中爱的安全和爱的心理在爱的教育中分量是最大的。”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蒋月认为,大学开设性教育课程是必要的,但这个知识教育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在大学的时候变得更深入。“对学生的性教育应该纳入教育法里面,教育法应该对性教育规定得再具体一点,对性教育怎么样引导,要有一个具体标准,才能进行监督,并且要编制相关的学习资料。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性教育,法律应该强制。但对大学生就值得商榷了,毕竟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可以通过讲座等方式引导他们的价值观。”

  据《南京晨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

  ■整理/记者 王铭俊

  他山之石

  其他国家如何进行性教育

  瑞士:世界上最早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国家之一,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

  英美:在英美等国家较为流行的“同伴教育”,是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同伴教育”以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为基础,通过讲课、讨论、游戏、讲故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既生动又有效。

  (原标题:中国性盲比文盲多? 性教育勿再遮遮掩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