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浪茸村民享生态保护成果 生态美景变钞票

2012年10月28日08:02  云南网

  10月的普达措国家公园,秋水潋滟、层林尽染。

  坐落其腹地的香格里拉县建塘镇浪茸村,一幅生态和谐的画卷映入眼帘——湛蓝的天、洁白的云,山上林木茂密,山下草场丰美、牛羊成群,藏家酥油飘香。村民小组长茸北一边算着自家养牦牛、养鸡的收入,一边笑着说:“从前村里人靠砍树过日子,现在靠保护生态致富。国家的生态补偿金、养牦牛、捡松茸、种森林蔬菜、中草药的收入……样样都是钱,33户人家,家家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生态美景变钞票,浪茸村的“摇钱树”是棵常青树。

  浪茸村属于普达措国家公园景区的核心社区,一草一木都受到保护。茸北说,以前靠“木头经济”支撑,现在保护普达措的生态,国家拿钱让我们从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村现有3万多亩集体生态公益林,不准砍,政府每年都给村民补偿金,今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从过去的每亩5元涨到10元,户均可以拿到1万多元;再在林下搞养殖、种植,捡拾野生菌,当护林员,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走进七林顿珠家刚刚翻新的藏式民居,酥油茶、奶渣、糌粑、水果摆满了桌子,现代化的家电一样不缺,院子外面还停着一辆车,处处透出藏家人的富足。为了让农民群众能共享生态保护的成果,迪庆藏族自治州出台了普达措景区旅游反哺社区发展实施方案,从景区门票收入中对景区内809户人家给予生态补偿。浪茸村,在每户每年补偿5000元的基础上,每人每年还可以再得到2000元。七林顿珠笑着说:“我们家有6口人,一年就有17000元的收入。世代居住在这里,如今保护好这些树,还可以有收入,真没有想到。”

  生态美景能赚钱,演绎出的不仅是财富,更是藏乡的生态意识。护林员阿茸告诉我们,自己的管护区全部绕过来要3至4天。对于这份艰苦而寂寞的工作,阿茸并不嫌累,他说,组里的林子分为8个管护责任区,护林员由村民小组推荐,镇林业站聘用,每个月劳务费900元,人人都争着当呢。“不光是为了钱,我们几个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不准上山砍树、打猎,保护好这片林子就守住自己和子孙的财富。”

  记者 张锐 张炯雪(云南日报)

  (原标题:[走基层]浪茸村民享生态保护成果 生态美景变钞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