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变称呼改观念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2012年10月28日08:39  法制日报 微博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汪汇

  农历重阳节,有关“老年痴呆症”是否要改称“阿尔茨海默病”的讨论持续。

  专家指出,与老年人相关的一些称呼发生变化,体现了社会敬老观念的更新。如果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身心需求充分尊重,将更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赵修义认为,中国有古语“长者垂范”,老年人完全可以先“正身”,也就是从自己做起,无论是在私领域还是公领域,为后代、为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启迪。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谢遐龄分析,目前有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继续从事一些与兴趣爱好、社会人脉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老年人热衷担任社区志愿者、社工等,可以说是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对急需此类帮助的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区而言,老年人的这些付出,是积极正面的、极其难得的。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陈绛分析,“推己及人,从家庭到社会,老年人在文化传承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他说,相对年轻人和中年人,更长一辈的老年人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为熟悉,可以通过口耳相传、代代相传甚至是网络传播等方式,向儿孙辈传授传统文化。

  (原标题:-标题--> 变称呼改观念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