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废纸箱里“捡”出偷稻谷的贼

2012年10月28日08:39  法制日报 微博

  □刘国荣

  说实话,刚到派出所的时候,我最怕值班。

  1997年农历新年的前一天,一个通知把我从看守所调到了离县城最远的山区派出所。

  这是一个三县交界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各种山林纠纷、流氓斗殴、小偷小摸等活动猖獗。所长在第一次全所民警会上就告诫大家: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有事救都来不及。

  眨眼间轮到我值班了。星期五的下午当同事们离开后,派出所只剩下我一人,我默默祈祷:千万别出什么事。

  怕出事偏出事。星期六下午,一个电话打来:离派出所十多公里外的一个村子,两兄弟因为父亲留下的一片竹林打了起来,两家媳妇各自叫来了自己的娘家人,弄不好可能就要火拼。来不及细想,我立即往事发地赶。

  到了事发地,当事双方已吵得一塌糊涂。我的到来,他们仿佛看到了救星似的,纷纷诉说对方的不是。我把双方当事人叫到一旁,以派出所的名誉担保一定会公平处理,请他们动员双方妻子的娘家人返回。劝走了外来“援兵”,我请来村组干部,与兄弟二人来到有争议的那片竹林,在协商的基础上为他们划了界,一场纠纷得以解决。

  我心想这还不够,要想两兄弟今后和睦相处,还应解开他们的心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和两兄弟一起谈亲情、谈做人、谈敬老、谈相处,大家越谈兴致越浓,最后兄弟二人坚决要留我吃晚饭。盛情难却,我建议兄弟二人合桌。饭桌上,久违的亲情令兄弟二人从此言和。忙完回到派出所,那一夜睡得真香!

  又是一个值班日。已兼任派出所内勤的我习惯性地抓紧难得的清静整理案卷。在整理一堆未破案件的材料时,一个名字跃入眼帘:刘某,盗窃稻谷的犯罪嫌疑人。这个名字在哪出现过呢?我仔细搜寻着记忆中的点滴碎片,猛然想起前不久的一份流动人口协查函中曾出现过这个人的名字,只是当时谁也没注意,估计已丢到废纸箱中去了。于是,我开始了在废纸箱中的寻找,谢天谢地,那封协查函仍在。我按照地址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了联系,得到答复后把情况向所长作了汇报。随后我与所长等人驱车数百公里赶到了刘某的打工所在地,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涉嫌盗窃稻谷的刘某一举抓获。当押着刘某返回辖区时,群众从几里外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前来迎接。

  以此为突破口,派出所随后又抓获几名盗窃犯罪嫌疑人,那一年整个辖区实现了“天下无贼”。因为一系列盗窃案的侦破,在辖区我成了“名人”。此后每当我值班,都会有群众来派出所盛情邀请我到他们家中做客。

  至今,我依然十分怀念在派出所值班的日子。

  (原标题:-标题--> 废纸箱里“捡”出偷稻谷的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