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方寸之间藏着大学问

2012年10月28日09:59  晶报 微博

   人物简介

   吴兴文1957年生,台北市人。一位终生以爱书、编书、写书、藏书为职志的编辑人,客居北京6年,开始涉足文物研究与收藏。吴兴文先生发现了中国首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他收藏的欧洲十七、十八世纪珍稀藏书票堪称绝世精品。著有《票趣·藏书票闲话》《图说藏书票:从杜勒到马蒂斯》《我的藏书票之旅》《书痴闲话》《我的藏书票之爱》《藏书票风景·收藏卷》。

   晶报讯(记者 焦守林/文 张定平/图)“纸张、图画、版材是藏书票居住的身体,而图书、藏书票、阅读三者有如我们的灵魂、身体、服装,合成一体。小小的藏书票,方寸之间藏着大学问。”昨天下午,有“华人藏书票第一人”之称的吴兴文,在由晶报参与主办的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上将现场观众带入了一个藏书票的世界。沙龙上,吴兴文讲述了藏书票的来源、历史以及黄金时期,并分享了他收藏的大量藏书票,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

   “每次寻找藏书票的过程,都是一次知识探险之旅,发掘自己未知的爱书人标记,直到发现彩虹尽处的征途。不论找到的是一张名人、艺术家设计的藏书票,或者仅仅是符合我心愿的,一路上总是会有奇特的发现。”吴兴文认为,人们喜欢藏书票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建立一门收藏,而是为了乐趣,受某种本能的驱使,想从零零碎碎有趣的、或者看似无用的藏书票中,建立某种完整的观念。

   “藏书票是西方的产物,起源于1450年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后,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沙龙上,吴兴文讲述了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并重点讲述了藏书票的黄金时期。“1891年2月10日,一批热心收藏藏书票的人士在伦敦开会,成立英国藏书票协会,接着德国、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纷纷成立,展开了藏书票的黄金时期。直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地收藏家、艺术家来往通讯受阻,才两度中断。”吴兴文说,1880年,英国人华伦写成《藏书票指要》,最早依美术风格有系统地把藏书票分门别类,藉此推断藏书票的年代,从此讨论藏书票的文章日益增多,欧洲创作藏书票的风气大盛。各地的藏书票协会纷纷出版专刊与研究用书,从此收集和交换的活动和集邮一样方便,甚至有人成立拍卖公司,定期举办拍卖活动。1953年,意大利建筑师曼特罗(Gianni Mantero)成立国际藏书票联盟。

   之后,吴兴文通过幻灯片和实物展示的形式分享了自己收藏的大量藏书票,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

   本次沙龙由晶报总编辑胡洪侠担任学术主持,讲座开场前,胡洪侠从“酒、色、才、气”四个方面惟妙惟肖地勾勒了吴兴文先生。“艺术不消失,纸质书就不会消失。”胡洪侠还分享了他关于电子书与纸质书的精辟见解。

   “电子书出现了,有些人总是说纸质书要消亡了,我今天想出一个理由证明书籍永远不会消亡。什么理由呢?因为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所以电子书会发展,但是他们忘了纸质书籍是各种艺术的结晶。一本书里面集中了好多的艺术,比如说设计艺术、插图艺术、藏书票艺术、写作艺术、印制艺术,如果艺术不会消亡,书籍就不会消亡。艺术会消亡吗?不会。”胡洪侠说,但是纸质书可能会减少,因为95%的书都没必要拿纸来印。

  (原标题:藏书票,方寸之间藏着大学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