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苏童、毕飞宇在宁对谈

2012年10月28日10:10  龙虎网

  

  左起:埃斯普马克、万之、苏童、毕飞宇。 本报记者 邢虹摄

  龙虎网讯 “诗歌比小说美好太多” 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与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布莱的通信集《航空信》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昨天,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来宁参加以该书为主题的沙龙,并与《航空信》翻译万之和两位南京作家苏童、毕飞宇对谈。

  莫言去年差点得奖,但学院给了特翁当生日礼物

  特朗斯特罗默是瑞典最被大众热爱的诗人,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中风丧失了写作能力、语言能力后只写过一些很短的俳句。万之介绍,每年都有愤怒的瑞典人去瑞典学院抗议为什么不给特翁诺奖。去年,在特翁80岁生日之际,瑞典学院给了他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其实去年莫言就很有希望得奖,后来颁给了80岁的特朗斯特罗默,很有意义,这也是30多年来首次颁奖给北欧作家。”

  不少中国读者对特翁也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北岛就将他的诗歌译成中文,并影响了大批文学爱好者。《航空信》中有一封信在1985年4月10日写于北京,特翁说自己“用筷子毫无障碍,甚至可以夹住很滑溜的面条”。信中透露,“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位中文教授要把我最新的那本书《荒野的市场》译成中文。他已经动手翻译了,但发觉太难,所以他把它翻译成了英文,然后把译文寄给了北京的一个有才华的年轻诗人——北岛。他翻译我的十首诗,其中七首已经发表了。”

  苏童毕飞宇大学时都是“不成功的年轻诗人”

  关于诗歌,毕飞宇坦言自己读得并不算多,“年轻时在大学里写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写诗能力不太好,后来就写小说去了。”苏童也是大学时代热爱写诗,“可惜是个不成功的年轻诗人。”

  “诗歌比起小说来美好太多了。诗人的生活也比小说家美好太多了。”苏童热爱诗歌,“我看《航空信》里,特朗斯特罗默与罗伯特·布莱通信20多年,他们总是在谈诗歌与家庭,正好是人世间最美好、最晶莹剔透的两样东西,我觉得,这是他们能够维系这么一种看起来比较古怪关系的原因。”

  “我总觉得,每个人内心的阅读机制不一样。我阅读时喜欢猜测作者的健康状况——他是饿着肚子写的还是吃饱了才写出来的”毕飞宇说,“比如李白的诗,当读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句子,我在心里就会有个假设,他一定是七八秒或者十几秒就写完了。”而特翁的诗给他的印象则正好与李白相反,“我仿佛看到他总也不吃饭,在书房里写,可能1号写了一个句子,到第二句写出来的时候已经29号了,第三句则说不定是半年之后的事了。”他说,读特朗斯特罗默的诗时,总感觉一个健康孤独的灵魂在飘。

  “说诗歌边缘化是短视”,拒谈北岛能否得奖

  埃斯普马克是诗人,诺奖也曾颁给过许多诗人。但不可否认,诗歌正在“边缘化”。谈到这个,埃斯普马克有点激动。

  “不要小看诗歌!如果我来问你,《恶之花》是谁写的,你一定能答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如果再问你,当时法国最富的人是谁你能答得出来吗在这样伟大的诗歌面前,富人、权贵都算不了什么。如果有人觉得诗歌是边缘化的东西,那我只能说他太短视了。”他甚至点了诺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名字,因为帕慕克曾经说过“诗歌是没有前途的”,“我觉得他真的忘记了他的那些小说艺术是建立在诗歌基础上的。”

  著名诗人北岛的名字曾连续多年出现在博彩公司关于诺奖的名单上,他到底有没有希望埃斯普马克说:“我们这个圈子里不太愿意谈论还没得奖的作家,更不能仔细地评论。”但埃斯普马克和北岛是多年的朋友,“有一次我写了一首《西安兵马俑》,后来北岛来看我时就带了一个兵马俑复制品,结果长途跋涉,打开全碎了。我受这件事的启发又写了一首诗。”

  来源:南京日报编辑:朱琳

  (原标题:诺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苏童、毕飞宇在宁对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美国版权局:平板电脑越狱不再合法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