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遭幼师虐待儿童常做噩梦 影响或伴随终生

2012年10月28日10:30  龙虎网

  龙虎网讯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但随着时代的高速变化,这美德正面临巨大挑战,本周,由于重阳节,全社会都焦虑并关注于养老、敬老这一课题,没想到摁了葫芦起了瓢,尊老还在行动,爱幼却又出了问题,温岭一家幼儿园里,一位90后老师将孩子拽着双耳从地上提起,老师似乎很开心,孩子却痛苦地哭,这照片一下子刺痛了很多人,愤怒中人们最终找到这位老师,可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因为好玩,同时人们发现,在她的网络空间里存有700多张照片,其中有很多虐待儿童的行为,还有花样的,比如用胶条粘嘴,比如将孩子扔进垃圾筒。天呐,这是老师的行为呢,还是触犯了法律《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怎样保护我们的孩子。

  短片一:被伤害的孩子

  解说:本周四晚,记者来到了照片中被虐孩子小林的家,只见到了孩子的爷爷奶奶。由于周围邻居都看到了这张照片,小林父母怕孩子再次受到伤害已将他送到外公外婆家。由于父母经常外出经商,今年五岁的小林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顾,两位老人也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老人说,孙子回家后曾说过这事。

  同期:爷爷:我孙子和我讲 爷爷老师打我 我问他打哪里了 (当时)有点哽咽老师怎么可以打呢

  同期:奶奶:孙子经常在说 (当时)也没放在心上以为(老师)打他也是为了我的孙子好

  解说:不仅是老人当时没有想到问题的严重性,小林的父母一开始听了也想着孩子比较调皮老师打一下问题不大。直到照片在引起巨大反应,学校通知家长去学校,他们也因为忙没立即去。

  电话采访:小林的父亲:本身我也不对,白天下午的时候,五六点钟,学校老师校长打电话给我老婆,我也没去看,到晚上自己看那新闻真的很严重

  特技:展示这张照片

  电话采访:小林的父亲:看到照片我就傻了 心疼得不得了

  解说:看到照片后小林的父亲才明白了和他之前想的拎耳朵完全不是一会事,也才回想起这学期开学以来儿子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孩子总是说“今天星期六不去幼儿园”。而颜艳红正是这学期开始教他儿子的。

  电话采访:小林的爸爸:以前送到门口孩子说,妈妈爸爸你回去,我自己进去,现在一到门口一般都不想去学校一样,反正这个老师教了两个月,我担心,这两个月虐待我孩子不只这一次了我感觉到。

  解说:在颜艳红的网络空间里,有关幼儿园的照片共有702张,像拎耳朵这样的虐童照片还有很多。这张用宽胶带封嘴的照片说明是“活该”,这张把孩子让进垃圾桶的照片说明是“我把他仍进去了”。直到这些照片爆出之后,家长们才为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的种种反常表现找到原因。

  同期:小林的妈妈:他就晚上做噩梦 然后睡觉睡到一半就站起来 依依呀呀前段时间也是这个样子 我就奇怪天天晚上这样 到下半夜的时候

  解说:周四,小林的父亲带着孩子一起到城西派出所做了笔录,并到当地医院进行了检查。虽然医生说只有一些皮外伤,但是并没有消除家长们的担心,因为外伤容易康复,但心理的伤口却难以愈合。

  同期:小林的奶奶:对孩子各方面有影响,就是怕。之前问他什么都不说,就是不说,把委屈咽下去,一次又一次的感觉到。

  解说:胡艳丽四岁的儿子小张就是照片中被宽胶带封住嘴的小孩子,星期四,还是厂里的同事在网上看到照片后才告诉了她。

  同期:胡艳丽 被封嘴男孩张翱家长:我到昨天下午才知道 看到照片心就凉了后来问他了 我说你是不是在学校不听话 老师用胶带把嘴封上了 他就这样摇头

  解说:虐童照片曝出后,小林就不到幼儿园上课了,但是小张的妈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继续上课。

  同期:胡艳丽 被封嘴男孩张翱家长:就是说怕上学了现在 哄哄又把他哄来了担心怎么不担心 嘴巴都用胶带给封上了 七八张照片有两张都是我儿子的 才四岁的小孩心理就受了这么大的创伤

  解说:10月25日星期四当晚,温岭市教育部门就安排心理辅导老师特意前往受虐儿童的家中开展心理危机预防。本周五,温岭市蓝孔雀幼儿园已经为小二班找来了新的代课老师。

  白岩松:

  一番人肉搜索,当事人被查出来,原因也因此水落石出。不出预料,一,私立幼儿园,二,当事人没有老师资格,但是,我们接受了这个结果就可以了吗私立幼儿园也是幼儿园,社会上私立幼儿园多了去了,都这样吗另外,公立幼儿园没出过这样的问题吗第二,当事人也许还没老师的证书,但她是幼教专业毕业,是准老师一枚,这一点我们不该忽略吧,那为什么专业的幼教出生,却学不到对孩子的爱呢难道让这个专业走出来的人,首先懂得爱不是最重要的吗还有,这张虐待儿童的照片是她同在幼儿园的同事给拍的,对这样明显地虐待儿童行为,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成了帮凶除了爱,面对孩子我们还缺什么

  短片二:被伤害的孩子

  解说:9月中旬,颜艳红拎起小林耳朵的照片被拍下。当晚小林回到家中,和爷爷、奶奶说起,却被大人们认为是淘气受到的责罚,没有当回事儿。本周三,当网友偶然将这张照片发到微博上,披露出了小林受到老师受虐,并引起几乎所有人愤怒的时候,家人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此时距离小林被拎耳朵已经一个多月。

  解说:5月23日,颜艳红用胶布封住小张嘴的照片被拍下。之后小张跟父母说不想去上幼儿园了,而妈妈却责问小张是不是不听老师话淘气了,对于小张的不正常举动,家人也没有当回事儿。而直到小林被拎耳朵照片被爆出的同时,小张被封嘴的照片也被披露,家人才顿悟小张为什么之前不想去上幼儿园了。此时距离小张被封嘴已经五个多月。

  解说:2010年12月19日,颜艳红把一个男孩扔进垃圾桶的照片被拍下。我们看不见孩子的脸,看不见孩子的表情,也不知道孩子事后有没有和家人说,家人做出怎样的反应。但也是在本周三,这张照片才被曝出,之前没有听到过任何人的投诉。此时距男孩被扔进垃圾桶已经将近两年。

  同期:余伟 儿童心理治疗师

  孩子被侵害,被伤害,无论是语言的,还是肢体的这种伤害实际上是比较隐蔽的。一方面源自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因为他对这个事情的评判本身不清楚,另外方面源自于孩子的能力的发展,他的语言有的时候描述不清楚这件事情。

  颜艳红 :当时就感觉是闹着玩嘛,没有什么。

  解说:在她的网络空间里一共找到了702张照片,其中像拎耳朵、封嘴、扔进垃圾桶这样戏谑孩子的照片还有很多。而这其中的时间跨度已达两年之久。

  一组虐童照片

  温岭市蓝孔雀幼儿园园长: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她(行为),连我们都不知道。

  学生家长:早晨送来了,四点多接回去也看不见,老师对学生好不好也不知道。

  解说:两年里,孩子们一次次被老师戏谑,但是都被忽略了。

  同期:余伟 首席儿童心理治疗师

  我们有的时候有些人会说只要没红没肿没流血那不就没事儿吗,可能就算是红肿流血了,抹点药,过一段就好了,但是心灵的这种创伤是非常难以愈合的,这件事情会对孩子今后的一生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汕头:老师传看戏谑孩子的视频 唆使学生打学生。

  解说:2010年5月6日,汕头一幼儿园内,有这样一段视频被拍摄下来。一个男孩正在被虐待,这次施虐者不是老师,而是同班的一个小女孩。不过,通过现场声音,我们能听出在旁边一直有两个人在教唆、指导女孩打男孩,还不时发出笑声。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师。而母亲发现、举报,距离男孩被虐待已经十天。

  同期:余伟 儿童心理治疗师

  孩子这个时候其实他的是非判断是非常单一的,他认为老师所有的行为都是对的,因为他是老师,所以孩子也许会,给孩子建立一个最早的概念就觉得老师这样做是对的,将来这些孩子也许会产生暴力的倾向,也许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其他的孩子,甚至对待自己的孩子。

  解说:儿童心理治疗师余伟认为,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是非判断简单、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孩子往往很容易受到伤害,但却并不容易被发现。而北京大学心理学院的张日昇教授告诉我们,通过箱庭疗法在抚慰孩子伤痛的同时可以发现对孩子内心造成的伤害。

  现场演示:张日昇讲解

  我们会说你从玩具架上拿你想要的你喜欢的玩具放在沙箱里,他从那么多的玩具里选他喜欢的玩具,在里面自由的玩。

  解说:张教授说,箱庭疗法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孩子在沙箱里摆放玩具的过程,就是他们在把自己的所思所遇表达出来的过程。

  同期:张日昇

  很多的箱庭治疗的研究案例发现,早期受到一些伤害,会影响到人的终身,比如影响到后期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心理障碍。

  解说:本周四,虐待幼童女教师严艳红被刑拘,当天,心理专家走访了小林家做心理辅导。而从照片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颜艳红在拎起小林耳朵时,旁边还围坐着很多小朋友。老师的这一举动,对这些孩子的冲击可能不亚于被拎起耳朵的小林。

  同期:余伟 儿童心理治疗师

  在旁观围观的这些孩子,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围观暴力。像这些围观的这些孩子,对比当时被直接拧耳朵的孩子产生的危害更大,他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老师有权利这样做,而且当然了,这种恐惧也会在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也会被老师这样子拧出来。

  白岩松:

  这次虐童事件被曝光是有一定偶然性,这位90后的幼儿园老师不知道什么是爱,也因此不知道什么是敬畏,不以为耻,反以为好玩,于是才有了上传照片炫耀的动作,也因此才在互联网时代最终被放大,并让人神共愤的结果出现;而她自己也丢了工作,背负起了巨大压力和谴责,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她只是做了,而没有上传照片,是不是一切都平静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而同样的,生活中是不是依然还有类似的行为天天发生,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孩子还小,知道疼知道哭,却不一定知道举报和保护自己,那么,我们该做一些什么才能真正地让孩子得到保护

  短片三:打开求助之门

  (现场,新闻发布会)

  浙江省温岭市城西派出所 陈正广所长:按照两位当事人的事实、情节,以及我国的法律,决定对颜艳红予以刑事拘留,涉嫌寻衅滋事罪。

  解说:通过温岭虐童事件,许多人才第一次知道,我们国家没有虐待儿童罪,刑法中的“虐待罪”只适用于虐待家庭成员;由于被害儿童没有构成轻伤,所以故意伤害罪也不成立;目前只能用寻衅滋事的罪名去追究涉事教师的责任。许多人由此呼吁,应该在刑法中增设“虐待儿童罪”,加大威慑力。

  全国律师协会 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 佟丽华 主任:

  你知道法律最大的功能不是打击,法律最大的功能是震慑,就是让你施暴者意识到你实施暴力是有法律后果的,而我们在儿童暴力的问题上,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施暴者很难有严重的法律后果,法律的震慑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解说:在专业人士眼中,中国的虐待儿童案件,发生在教育机构的还是少数,更多的案件发生在家庭内,也就是针对儿童的家暴事件。针对这种行为,刑法中倒是有“虐待罪”这个罪名,但在现实中,这条法律却很难发挥作用。

  全国律师协会 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 佟丽华 主任:

  很奇怪的是,我们的虐待罪是自诉案件,你要知道被虐待对象非老即小,对于一个弱小的孩子,有些时候四五岁,五六岁,让他去提起诉讼起诉自己的父母虐待自己,这个是几乎不可能。第二个问题,法院也会问,我判决追究了父母的刑事责任,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这孩子谁来养法院不可能养这孩子,基于这样的考虑,法院也不敢采取司法措施。

  解说:除了刑法,中国有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仅有72条的法律,对虐待儿童行为的规定就更加笼统和无力,比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全国律师协会 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 佟丽华 主任:

  我们说可以告诉孩子去打110电话,寻求警察的帮助,警察去了能怎么办呢最常见的办法是说服教育,就是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整个社会,包括立法者,包括执法者,包括家长,对儿童暴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实际上儿童暴力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恐惧当中,这是非成怕的。

  解说:这是今年7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一场展览,所有作品都来自曾经遭受虐待的儿童,他们在艺术家的指导下,用作品展现内心的创痛。一位名叫雅尼的创作者今年已经28岁,他童年时被父亲毒打,此后离家出走,每次被找到后送回家,得到的是更加凶狠的毒打。他反复离家,流浪,偷窃,吸毒,直到被一家儿童保护组织接纳,接受特殊治疗。雅尼创作的流血儿童的雕塑,触目惊心。而这个展览上另一个广受关注的作品,由几位儿童时期遭受性侵犯的女性创作,作品中的无助、压抑令人印象深刻。

  儿童心理咨询师余伟:内心的伤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他会认为小孩子是不被尊重的,自己是不需要被尊重的,这样侮辱我,甚至在肢体上给我带来很大的疼痛,这种伤害,会对老师,对他亲近的人产生质疑,可能将来成年以后,比如说人际交往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

  解说:在英国,绝大多数儿童曾经接受专门教育,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侵犯,受到侵犯后要求助,也有专门的儿童福利机构致力于保护儿童,但虐童事件依然时有发生。最近BBC已故知名主持人猥亵数十名儿童的案件,更是震动整个英国社会。反观中国,我们身边的儿童,有多少知道自己的权利有多少在受侵犯时能够打电话报警而报警后的儿童,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得到救助和解脱呢

  儿童心理咨询师余伟:因为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棍棒出孝子,严是爱、宽是害,很多时候那些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打骂孩子是不对的,他会认为说孩子是我的孩子,我教育他,我有权利这样做。都显示了我们对儿童的权利的不尊重,和对孩子的忽视。

  白岩松:

  在公众的愤怒中,虐待儿童的幼儿园老师被迅速辞退,我也相信有关部门的一段时间大检查,大反思这样的规定工作必然也少不了。但是,能不能反思到根本上,今后这样的事会不会过一段时间又一切照旧,依然发生,我相信我们谁也不敢打保票;而在另一方面,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深入人心,于是原本只该主要承担让孩子玩好,被照顾好的幼儿园,也越来越提前承担起应试教育该承担的职能,学这个学那个,这是不是也是一些孩子被体罚的原因,或者说,这是另一种对孩子的虐待呢

  本周人物:失踪的母亲

  【心情日记】

  2011-6-8

  走失的母亲

  一位母亲走失在夕阳余晖之下,陪伴她的只是寂寞、恐惧、无助,一张张寻人启示遍布大街小巷,报纸的夹缝处也看到了这位母亲的面容,网络的传递更是铺天盖地,但却依旧没有母亲的丝丝线索。

  解说:

  同样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走失,在广西桂林,文氏四兄弟还在四处奔走,扔下手中的工作他们,已经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了80多天。而北京一位化名李彤的先生,在去年6月份,也曾经这样焦急无助地寻找自己的母亲20多天。

  讲述者:李彤

  我觉得对于家里人来说,是一个挺茫然挺无助的,因为我当时也是按这样一个方式,然后发动所有的亲戚,发动所有的人就不停地去找,也是基本上类似这个情况。

  【心情日记】

  2011-6-14

  妈妈您在哪里

  亲爱的妈妈,您在哪里啊丢失您15天,您是否吃好睡好年迈父亲的哭泣,子女的无助,您是否感觉到回来吧妈妈,我们是个完整的家!!!

  解说:

  患有这种疾病的老人们,多数会对近期的记忆越来越模糊,而以往的记忆逐渐清晰但最终也会消失。他们一旦走失,既无法自己回家,也无法提供准确信息。因此当这样的意外真正发生时,一个家庭在经历短暂的茫然无助后,紧接着,面对的就是杂乱无章且难辨真伪的信息。

  【现场】10月22日 大儿子 文辉

  记者:昨天晚上没睡好吧

  文辉:对,昨天晚上是没睡好,昨天晚上十点多接到电话,说在平乐发现一具女尸,所以我就担心我母亲出什么意外,今天我们就去平乐确认一下是不是我们母亲。

  李彤:

  我们有传单,有广播,还有电视、博客等等这些情况,所以很多人就是也有过相同类似经历的人,就纷纷打电话给我们,信息其实反馈得挺多的,我们不敢做这种(排除),每个都得去验证

  解说:

  2011年5月31日傍晚,李彤的母亲在北京望京地区不慎走失,如同文氏兄弟一样,他们也曾不断得到令人心惊肉跳的消息。派出所、救助站、敬老院、医院,每一个他们能想到的环节,都去过了。而每一天回到家中等待消息时,李彤就会坐在电脑前,把自己的心情放在社区网站里。

  【心情日记】

  2011-6-14

  妈妈您现在好吗

  妈妈,今天是儿子43岁的生日,43年第一次没有了您的陪伴。8号妹妹发来短信:找到妈妈一起庆贺,我哭了,没妈无生。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无助,您快回来吧!

  李彤:

  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在望京这条街上开着车来回地去搜寻,特别希望沿街马上就能够碰到她,当面走过来那种惊喜,但是这都是,现在过来看都不是很现实的一个东西。我们也希望她能够在真的风雨来的时候,能找地方躲避,我们不能够保证每个人都会给她提供帮助,但是中间如果有一个人报警,那么这样我们就能够找到我母亲。当时这种心情,这种煎熬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说的。

  解说:

  在本周,因为上了《新闻联播》,文氏四兄弟得到了很多让李彤羡慕的意外帮助,桂林警方全城总动员,还有大大小小的媒体与他们一起寻找,四处传播信息。相比之下,当时的李彤,却只能自己一遍遍地去到派出所、民政局打听消息,他也只能坐在电脑前,写下自己心情的点点滴滴,寄希望于网络的传播,期盼着母亲能被哪位好心人发现。

  【心情日记】

  2011-6-22

  母亲已经走失23天了,是我们的运气不好还是我们的努力不够都说老天在看,可什么时候老天才能开眼让我们的老妈妈平安回来

  李彤:

  我母亲走失之后,我去了很多救助站,规模硬件设施上,我认为已经非常好了,他们有救护车,盖着非常好的房子,非常好的环境,但是就是唯一这些人的信息不能够被传达出来

  解说:

  在母亲走失23天后,李彤找到了她,但那时母亲已经去世了14天。如果再往前追溯,母亲在走失的第四天,就被人送至敬老院进行救助,四天后昏迷被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但不知已经全城联网的警方、民政、医院,众多环节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最终李彤得到母亲的消息,竟然是好心人从一份社区报纸上所发现的。

  李彤:

  民政部门就说我们这个环节如果发现这个老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我们这个制度都是非常严格的,反正是这么对我来说是拍了胸脯的,包括派出所也是说我们只要把这东西上传上去了,那它就一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同期声】现场民警

  一个是把寻人启事的信息张贴出去,让老百姓甚至他这一类人员(流浪人员)知道这个事,第二个,我们要进行排查,有没有(这个人),或者这些流浪人员反映出类似的老人家出现过没有。

  【同期声】现场民警

  如果是看到的话,麻烦打电话给他的儿子,这上面有手机(号码)的,也可以打给110。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心情日记】

  妈妈,您在天国还好吗

  20多天炼狱般的煎熬,无数现在看来都是假的讯息,蒙蔽着我们,让我们没有能及时找到您,把您留住。您想我了,也一定要来看我,就像22日晚上一样。

  儿子彤泣

  2011年7月27日

  白岩松:

  在李彤母亲不幸的故事背后,不是缺乏相关制度或者举措,而是相关制度不落地,举措没人重视而形同虚设,而这还是在北京;至于用《新闻联播》找妈妈,更是几十年才一次,靠这条路无异于成功率极低的幸运抽大奖。在老龄化全面袭来的今天,如何完善制度做实举措,该是每一个孩子和父母去关心的事。

  本周特写:另一种“迁徙”

  【音乐+候鸟飞翔的画面】

  【字幕】十月中旬 数十亿只候鸟进入洲际迁徙的最后一程

  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中 有3条经过中国

  打鸟视频编辑+紧张音乐

  【天黑了,山头上有一束束光亮】

  【现场:黑暗中传来枪声,鸟群被打中】

  【被捕获的候鸟的照片一组】

  李峰:去问到那个餐馆有饭吃吗,然后那个老板就说有\打开那个冰箱,它有四层,四层有四脸盘的鸟,就是腌过的

  李峰:然后我再看到他们桌子上,自己在吃的,我说你们在吃什么,他们说在吃天鹅

  天鹅

  天鹅 不可能吧

  你们不相信,就是一个很小的80块钱,我们就炒来吃

  【画面:天鹅在湖面上栖息】

  解说:天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繁殖于中国北方、西伯利亚等地,越冬地为中国长江流域及其南部,迁徙距离长达2000~6000公里。然而,对于很多天鹅来说,每年的越冬迁徙,正在慢慢向另一个目的地转移。

  叠【集市上人们交易候鸟的画面一组】音乐

  李峰:按照保护级别来的,死的便宜,活的又贵一些,从十几块,到几百块不等

  解说:一只天鹅从农民手中卖出的价格约为500元,到了商贩手里,就成了800元到1000元,缺货的时候价格更高。除了本地消费,商贩也会将收购来的天鹅集中运输,卖到广东、广西、浙江、上海、福建等地,价格翻倍。就是这样的高价,也挡不住天鹅的紧俏。

  广州某酒楼经理:(这个白天鹅不是保护动物吗)所以我们没挂牌啊

  【老板炒菜偷拍】

  (哇这么快就卖了一只啊)

  你再不来都要卖完了

  今晚有没有白天鹅啊,白天鹅有,小的一千两百八十元有啊,你打电话我帮你便宜到一千好不好

  解说:从繁殖地,到食客的盘中,很多国家级保护鸟类都走上了这样“另类”的迁徙之路。在广州市场上,一只禾花雀的价格超过大闸蟹;而“千年鸟道”罗霄山脉附近的餐厅,几乎家家都说自己有门路搞到天鹅。但当地林业局对猎杀天鹅的说法感到委屈,他们称这是鸟贩子撒谎以博取高价,事实上只是大白鹭,属于三级以下保护动物。

  《候鸟杀戮调查》参与者刘慧莉:我们国家除了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以外,还有一个叫三有动物 \而几乎所有的鹭科,\都是三有动物,我要捕猎它的话,必须有审批证明,不是一个随意可以进行交易的一种野生动物。

  解说:被吃的究竟是天鹅还是白鹭,当地说法不一,但那些迁徙的候鸟们,却实实在在面临着被捕杀的命运。除了流向野味爱好者的餐桌,他们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送礼。

  《候鸟杀戮调查》参与者刘慧莉:有的村民会专门去给有些部门的官员,可能有一些政府的官宴,比较崇尚吃野味,所以会打到一些野鸟专门供政府部门的一些领导吃

  李峰:我有叫我的同伴到他们职能部门去报案,他们联合执法来了城管、工商、公安过来,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到达市场之后就所有人(买卖者)都撤了,只抓到三只留在地上的鸟

  《候鸟杀戮调查》参与者刘慧莉:村民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在整个野味经济环节里面得到的利润也是最少,但是他们受到的法律制裁却是最深重的。谁在吃,谁有经济实力在去点野味\如果中国人因为权贵的野味经济,导致它在我们这迁徙的环节数量骤降,\我们不光不能对未来中国人的子孙交待,对国际上人类的后代都不能交待。

  【字幕】10月23日 重阳节

  途经湖南、江西等地候鸟已基本迁徙过境

  在越冬地 他们还要面对新一轮偷猎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本周,日本政界著名的大嘴,购买钓鱼岛最初的提出者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辞职,并称将组建新政党重回国会,同时他又说对日本宪法不满,要修宪。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所谓国有化购岛,日本政界从执政党、在野党都越来越清晰地露出向右向右再向右的明显姿态,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钓鱼岛上,因为那是我们的。但站在人类和历史的角度上,都要更加警觉地注意到日本在战后60多年又开始向右转向的危险动作,日本宪法是战后制订的,是宣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宪法,但石原慎太郎等人公开修宪意愿,非常有可能触碰和平这一核心,如果以此开始更明显地不走和平之路,人类与世界该怎样面对这个二战罪魁之一的日本这个国度呢好,接下来共同走进本周。

  (原标题:浙江遭幼师虐待儿童常做噩梦 影响或伴随终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最高检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3年发10万字短信给异地上学儿子陪读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