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妇”战机曾助战中国

2012年10月28日13:19  北京晚报

  近日,北航校内的航空航天博物馆正式开馆,预计年底前向市民开放。博物馆中珍藏了不少全世界都鲜有的飞机。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架体型庞大、遍体黑色的战斗机,在机头上漆着蜘蛛的图案,可谓是北航的“镇馆之宝”,它就是二战著名的美国夜战高手——P61战斗机,俗称“黑寡妇”。P61战斗机在二战中仅生产了700余架,很稀少。目前全世界的“黑寡妇”仅存2架,除了在北航展出的这架外,另一驾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

  诞生历程

  黑夜杀手对付德机

  “黑寡妇”的诞生,是二战中敌对双方各出奇招、相互克制的结果。早在二战前期的不列颠空战中,德军的轰炸在白昼遭到英国空军的迎头痛击,损失惨重,于是将大规模空袭改到夜间。在夜间,轰炸目标的难度固然有所增加,但对防御一方,要拦截敌机的困难更是飙升。

  为了对付夜袭的德机,英国针锋相对,在1940年末研制出专用的夜间战斗机,并请美国帮助研发更先进的夜战利器。而美军也意识到需要一种性能优越的夜间战斗机。于是,洛斯罗普公司的技术人员亲临伦敦,从英德空战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始了P61新飞机的研发。

  为了获得良好的夜战性能,研发公司在P61身上煞费苦心,首先获得了英国提供的宝贵的夜视雷达技术。此外,P61采用了双尾翼以加强射击时的稳定性,配备4挺机枪和4门机关炮,又增加了两个外挂油箱,以增强夜战中的续航力。如此一来,机组乘员共须3人(驾驶员、射击手、雷达操作员),飞机块头也大大超过一般单座战斗机,长14.9米,翼展20.2米,高4.47米,空重9.5吨。P61虽然块头大,却相当灵活,最大时速594公里,最大升空10100米,超过很多轻型战斗机。

  最初的P61全身呈深绿褐色,下方略带灰色,仿佛是一只巨大的甲虫。但英国皇家空军的老飞行员们提出了宝贵意见:德军的夜战飞机都是涂成黑色,这样应该更有利于隐蔽。优良的性能加上便于在夜间隐匿的黑色,令P61成为极有个性和魅力的战斗机。人们给它取绰号“黑寡妇”,这是美洲一种极富攻击性的剧毒黑色蜘蛛。因此飞机的头部,也被涂上了蜘蛛的图案。

  欧陆参战

  实战日期姗姗来迟

  “黑寡妇”刚设计出来,盟军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投入战斗,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的1942年春,P61的订单数就达到了500多架。不过飞机的研发制造却必须按部就班。尤其对P61这样一款突破性的新式战机,研发过程中难免失误甚至事故,正应了“欲速则不达”的老话。

  直到1943年10月,P61A才开始批量投产。而生产出来了飞机,还需要飞行员学习驾驶。这些进一步延迟了“黑寡妇”的实战日期。

  等到第一个专门的P61战机队——美军陆航422夜间战斗中队抵达英国时,已经是1944年3月。他们又等了两个月,才开始升空作战。而此时的西线,盟军早已取得了压倒性优势。“黑寡妇”们也只能面对并不强大的敌机施展拳脚了。更让他们郁闷的是,因为雷达没有运到,“黑寡妇”没有得到机会参加诺曼底登陆当天的突袭。

  惊心动魄

  对战希特勒导弹

  接下来,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那就是拦截希特勒向英伦本土发射的V-1导弹。一方是夜航战斗机的老大,一方是导弹的鼻祖,两者隔着英吉利海峡的交锋可谓惊心动魄。V-1导弹虽然速度并不很快,但其飞行轨迹很不规则,黑寡妇对其拦截时,既需要不断调整高度以保持对其截击,同时命中对方后,也要赶紧躲开,防止被V-1导弹携带的弹药爆炸时伤到自己。

  美军王牌飞行员赫尔曼·恩斯特在第一次拦截V-1导弹时,便吃了这个亏:当他志得意满地从高空俯冲下来,用机炮将一枚V-1打得凌空开花时,驾驶舱被爆炸飞溅的V-1碎片击中。当时,恩斯特只听到猛烈的爆炸,驾驶舱里面响起震耳欲聋的轰鸣,伴随着战友的尖叫,让他几乎认为自己要挂了。所幸,碎片只是撞裂了驾驶舱的树脂玻璃罩,并未引起更致命的后果。从此以后,恩斯特对付V-1飞弹时如履薄冰。仅仅在1944年6月的一个夜晚,两个黑寡妇中队就摧毁了18枚V-1飞弹。

  精英对决

  眼睁睁看德军新锐逃脱

  此后,“黑寡妇”继续保卫着西线的夜晚。由于其优越性能,过去惯于趁着夜色偷袭的德国空军屡屡铩羽而归。“黑寡妇”中队进一步开始了向纵深的进攻,使得德国后方一片风声鹤唳。

  不过,“黑寡妇”也并非所向无敌。1944年,德国空军投入了他们的新锐——Me-410战斗机。这款战机体型小于“黑寡妇”,速度上却有优势,与“黑寡妇”可谓棋逢对手。在1944年12月25日的圣诞之夜,正是德军“阿登反击战”激烈进行期间。美军中尉内斯温德驾驶“黑寡妇”,在比利时与一架德机遭遇。

  内斯温德正要开火,德机却一个翻滚,向低空俯冲而去。双方在空中一阵纠缠,内斯温德将德机锁入机炮,却发现对方还没进入有效射程。内斯温德将引擎开到最大,紧紧追击;德机也同样以最高速度逃离。最终,内斯温德眼睁睁看着这架Me-410越飞越远,最终消失在雷达上。

  不过整体来说,这样难缠的对手是很少见的。面对日渐衰败的德军,“黑寡妇”在西线取得了骄人战绩。以422中队为例,击落德机43架,自己损失几乎为零。

  中国助战

  狠狠教训日本战机

  大部分“黑寡妇”被美军投放到了太平洋战场,其中有一支“黑寡妇”部队,为中国抗战作出了贡献。在抗战前几年,中国空军落后,日本飞机不但空袭前线,而且肆虐后方。美军援华作战后,逐渐夺得制空权。尤其在1944年夏,B-29空中堡垒在新津机场落户,更是炸得日军满地找牙。狡猾的日军不甘心就这样被B-29蹂躏,他们选择在夜间向B-29机场进行袭击。这样,为B-29进行夜晚保驾的任务,就迫切起来。于是在1944年10月,驾驶“黑寡妇”的426夜战中队,入住成都新津机场。

  第一次看见“黑寡妇”的中国民众觉得这个名字太不吉利,哪有还没打先诅咒自己成寡妇的,一时议论纷纷。1944年10月29日夜,警报骤然响起,日机来犯,426夜战中队起飞迎战。驾驶员罗伯特·斯科特和雷达操作员罗伯特·菲利普驾驶战斗机升空后,很快捕捉到日机的踪迹,迂回到日机后方,逐渐接近。日机感到不妙,向高空爬升。但“黑寡妇”无论在速度和爬升高度上都更胜一筹,继续紧咬日机。双方距离150米时,“黑寡妇”发射了机关炮。日本飞行员的技术确实精湛,凭借直觉和反应来了个急转弯,避开了弹道。接下来,两机在夜空展开周旋。日本飞机性能居于劣势,几个回合后,再次被黑寡妇占据制高点。美机一边俯冲,一边开火,将日机左机翼和发动机射穿,在中国肆虐多时的空中强盗,就此哀鸣坠落。

  成都老百姓听说这次胜利,欢呼雀跃,再也不觉得“黑寡妇”晦气了。大家说:“原来这是要让日本鬼子的老婆当寡妇。”此后几个月,“黑寡妇”战斗队航迹遍布半个中国,东到湖北老河口,北到陕西汉中,南到昆明桂林,多次狠狠打击日军气焰。

  落户北航

  拆成几大块辗转运北京

  再往后,美空军夜战中队撤离中国,所有“黑寡妇”也都回归故土,仅留下一架飞机。这架飞机被国民党当局送到成都的空军机械学校研究教学。1948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空军机械学校搬到台湾,这架“黑寡妇”被送给了四川大学航空系。因为兵荒马乱,疏于保管,一些学生爬到飞机上乱拆乱卸,甚至把操作系统的钢丝拆下来当琴弦。

  1952年,全国几个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今天的北航,准备将飞机运往北京。当时宝成铁路尚未完工,如何让重达10吨的庞然大物穿越蜀道?北航与各部门协商,最后将“黑寡妇”拆卸成几大块,先用汽车从成都运到简阳,再走成渝线用火车运到重庆,接着走水路到武汉,最后用火车北上北京,然后组装、修复。饱经沧桑的“黑寡妇”,终于在北航校园内安家落户。杨益J172

  (原标题:“黑寡妇”战机曾助战中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我可能》笑傲金钟 陈柏霖林依晨封帝后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和晶富豪老公曝光(图) 刘德华红前秘史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