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推广

2012年10月28日18:18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南充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推广大通镇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后得到的清水。 张浪 摄南充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推广南充大通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取样前后对比。 张浪 摄

  中新网南充10月28日电(记者 张浪)近日,2012“四川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在该省南充市结束,在南充期间,采访组一行走访了该市高坪区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大通镇污水处理工程等地。

  作为高坪大通镇陈滩子村4组的村民,赵中南是污水处理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赵中南的地在污水处理工程下游,以前大通场镇的黑色污水从西南方向流下来,直接流到村民的地里。“碱水重,把地都泡了。”

  在工程建好后,西南方向多出了9道管口,将流下来的污水直接引入污水池,污水穿过近8亩栽满植物的湿地后就成清水了。“现在的水像矿泉水一样清,还可以用来直接灌溉地里的水稻。灌溉问题都不用发愁了。”

  赵中南63岁,在工程刚刚建好时,他看到污水穿过湿地变成清水后一度不信,将此视为奇事,告诉了村里很多人。

  大通镇污水处理工程于去年12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占地12亩,设计处理能力500吨每天。这一项目对大通厂镇居民生活废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无任何机电设备。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废水,一部分用于农业灌溉,其余部分排入陈滩子河。除了开始的建设费用外,后期费用几乎为零。这些低能耗、高效率的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式在当地逐渐推广。

  此外,采访组还走访了马家大院,这个建于1986年的拆迁自建居住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在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南充相关部门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维修改造化粪池、新修下水道等工作。现在的马家大院“路平、灯明、水通、树绿、洁净、美观。”

  南充大百合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形成的“猪—沼—农田”的循环利用系统,得到了胡善文和省环保厅副巡视员邵志军的高度肯定。

  据介绍,目前,南充市有2县、16镇、120个村成功创建“全省优美示范县镇村”,1县、3镇、12村荣获“争创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先进单位”称号,名列四川省市级城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网络投票第二名,仪陇县的环境治理工作经验、南部县的农村垃圾处理经验、嘉陵区龙蟠镇争创经验和南充公路铁路河道沿线治理经验,先后在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上交流推广。(完)

  (原标题:南充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受推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张馨予维权上诉 被告称其形象本就不良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