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口岸开放30周年 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2012年10月28日20:05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江苏张家港口岸开放30周年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庆祝张家港口岸开放30周年暨流量经济发展论坛”28日在江苏张家港举行 王思哲摄

  中新网张家港10月28日电(周建琳)“庆祝张家港口岸开放30周年暨流量经济发展论坛”28日在江苏张家港举行。国家口岸办孙晓波处长在论坛上透露,张家港口岸开放30周年以来,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县域口岸。

  1982年,国家正式批准张家港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张家港港由此成为长江内河流域最早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中国惟一的区港联动内河港型保税区,拉开了张家港口岸“区港联动”发展的新序幕;2008年,张家港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保税港区依托港口发展,吸引了区外大量物资、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加速集聚。

  “张家港口岸开放初期,港口货物年吞吐量仅180万吨,到了199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成功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县域口岸首个亿吨港;2011年,张家港口岸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外贸运量5200万吨,集装箱运量130万标箱,张家港口岸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县域口岸首位。”孙晓波认为这些数字可以充分说明张家港口岸发展的速度与程度。

  开放后的30年间,张家港口岸岸线从5.5公里扩展到63.6公里,口岸泊位数由最初的6个跃升至现在的118个。目前,口岸具有集装箱、木材、钢材、粮油、化工、煤炭、矿石、件杂货等13大类不同货种的装卸能力,开辟多条国际集装箱直达航线,并经上海或香港中转,与世界各大港口保持货运往来,张家港港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

  随着“黄金口岸”区位优势的不断释放,“区港联动”辐射带动效应更加凸显。目前,张家港沿江地区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电炉钢、不锈钢板、粮油深加工、浮法玻璃等生产基地,吸引了美国陶氏化学、雪佛龙、道康宁、杜邦,德国瓦克化学、梅塞尔气体,法国液化空气,日本伊藤忠、旭化成,韩国浦项,中粮东海粮油等23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驻。

  大流量带动大市场。张家港保税区专业市场成交额连年扩大,2011年达到2106亿元,成交额超百亿市场3家。其中,江苏省化工品交易所是张家港市盘活存量资产,利用1座3万平米的闲置大楼建办的专业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液体散化交易中心之一。市场的报价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权威报价,获准发布“中国?张家港化工品指数”。

  走进张家港保税港区,记者看到了“流量经济”的成长。释放港区优势,放大流量经济,构筑物流支撑平台,实现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是张家港经济转型的一大亮点。(完)

  (原标题:江苏张家港口岸开放30周年 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张馨予维权上诉 被告称其形象本就不良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