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选票的分量越来越重

2012年10月29日00:59  城市晚报 微博
华人选票的分量越来越重

华人选票的分量越来越重

奥巴马支持者手举奥巴马画像参加在俄亥俄州代顿举行的竞选集会

  离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不到10天时间,奥巴马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竞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两党竞选团队都在尽力争取华人的支持。随着华人经济地位的提高及社会影响力的增强,近几届美国大选中,华人的选票分量变得越来越重。华人选民代表、美国80/20促进会委员John Wong28日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人在美国大选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长期从事华人选举组织工作的何晓惠女士说,要使华人的声音得到重视,投票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更多的华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积极参与大选投票。正如一位在美华人所说:华人不能只顾低头赚钱,“只有选票才能保护钞票”。

  2000年以前

  不当“政治哑巴”

  华人精英组团参政

  100多年来的美国华人历史,大部分时期都处在美国排华法律的阴影下,早期的华人移民被称为“政治哑巴”。1943年美国排华法废除后,华人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厦门大学教授庄国土指出,1965年是美国华人历史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年,美国政府修改了移民法,取消了偏袒欧洲裔移民的名额分配制度,此后大量华人涌入美国,华人在1980年以后成为美国人数增长最快、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数民族社群。

  随着华人移民人数激增,他们很快意识到,如果不积极参政,就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也就难以维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权益。

  20世纪80年代以前,华人参政的特点是个别精英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步入美国政坛,尚未形成参政浪潮。

  而此后,华人从巩固生存空间的移民变身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选民,此举成为华人分享美国主流社会政治权力的最有效途径。华人精英群起团结,不分地域、党派,积极参与美国政治生活。

  1987年,陈香梅等著名华人联署《华裔公民1988年大选政治宣言》,并组织成立“华裔政治委员会”,要求总统候选人明确承诺任命华人出任联邦政府若干部长级职务,这是美国华人第一次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华人选举活动的努力。

  此后,推动华人重视和参与各级议会和政府首脑的选举,成为调动华人政治潜力的最重要措施。1996年,骆家辉当选华盛顿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州长,开创了华人参政新纪元。

  20世纪90年代,华人政治社团组织成立,意味着华人参政步入了一个新阶段。1990 年,“百人会”在纽约成立,其成员都是在美国各行各业中有杰出成就和影响力的人士,目的是加强对华人参政的领导,建立与美国政府和其他族群的对话。

  1998年,“80/20促进会”在加州洛杉矶成立,该组织宗旨是为全体亚裔争取平等的工作、生存及参政权利。

  2000年大选

  华人参政有进步

  但仍投票少发声难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通过80/20促进会的努力,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都在极力拉拢亚裔社群,与以往选举相比,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华人参政活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另一方面,华人与其他 少数族裔相比仍存有很大差距。数据显示,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整个纽约地区大约有60多万华人,其中20多万是具有投票权的美国公民,但是已经登记注册的华人选民只有6000人,即只有3%的华人公民愿意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来参加竞选投票,而真正把这一票从手中投出去的华人可能就更少,这样在当时的美国政坛中很难听到华人的声音。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华人之间的团结仍然缺乏广泛性。华人社会内部情况比较复杂,彼此存在很多的思想与观念差异。另一方面,传统的陈旧观念仍然存在。 许多华人宁愿在经济和文化领域里取得骄人成绩,也不愿步入政坛。

  2004年大选

  参政意识趋于成熟

  华人追求“落地生根”

  报道称,在2004年美国大选中,共有包括联邦众议院及州议会在内的4名华裔上榜,这一结果代表着在美华人参政的成功,也折射出华人参与美国主流生活的意识开始趋于成熟。

  华人在美国大踏步参政,还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政治精英在政坛崛起。与其他族裔比较起来,华裔高官群无疑是当时小布什政府的一道风景线,2004年,小布什已经任命了大约75名华裔官员。报道称,从中国两岸三地源源不断抵达美洲新大陆的新移民,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在生活稳定、事业有成后,便开始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参政议政方面。 另外,美国华人的人均收入、住房拥有量在少数族裔中名列前茅,平均消费能力更是非洲裔、拉美裔乃至西班牙裔所不能比的。虽然华人只占美国人口的4%,却占人口总消费能力的14%。经济地位的改变,激发了相当一部分华人的参政意愿。

  2008年大选

  华人投票率创新高

  成“关键少数”

  在2008年热闹非凡的美国总统选战中,越来越多的在美华人按捺不住了,希望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根据2008年9月的统计,美国华人华侨354万,2008年总统大选有投票权的华人大约为170万-200万。虽然数量有限,但影响力却逐年增加。

  华人选票的力量也日趋受到两党竞选团队的重视,“华裔选民成关键少数”、“或左右美国大选结果”等语句频频出现在美国报端。

  当年的华人投票率创历史新高,“投票率或达六成,不输其他族裔”。此外,在当时奥巴马和麦凯恩的竞选智囊团队之中均有华人的身影:卢沛宁是奥巴马核心幕僚之一,张文彬则出任麦凯恩竞选亚太裔联盟主席。当时就有学者感叹,“2008年是美国华裔跨越政治新台阶的一年”。

  连线华人选民代表:

  “华人的影响力

  越来越大了”

  美国80/20促进会委员John Wong28日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到大选临近的时候,总统候选人竞选团队越是争相寻求亚裔选民的支持,最近州政府向各家各户投放的《大选投票指南》都是中英对照版本的。John说,这次大选80/20促进会号召所有亚裔支持奥巴马,他们的目标是实现1万捐赠者每人捐5.82美元来支持奥巴马的竞选活动。

  “如果我们真的有1万名捐赠者,两党都会对此感到震惊并采取行动。亚裔尤其是华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过去4年中,美国联邦法官中亚裔的数量也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8人升至2012年的19人。”John说。

  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主席Dominic Ng则表示,6月份,百人会的一个9人代表团与来自美国国会、白宫和国务院的主要决策者进行了一系列高端会谈。最近几个月以来,百人会通过与华盛顿领导人的对话增加了在决策者中的影响力。

  天气“捣乱”

  超级风暴搅乱大选

  部分竞选活动取消

  飓风“桑迪”27日继续北上,逼近美国东海岸,多个州进入紧急状态。气象专家和应急部门要求民众准备好应对暴雨、强风、洪水和大范围停电。这场美国人以人造怪物“弗兰肯斯坦”取名的“弗兰肯风暴”促使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分别取消多场竞选集会,多个东部州以及首都华盛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敦促居民储备食物、饮用水和电池。一些气象预报员担心,“弗兰肯风暴”引发的断电可能持续至11月6日总统选举投票日。

  表明态度

  纽约时报发表社论

  支持奥巴马连任总统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该报27日发表社论,表示支持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大选中成功连任。社论称,该报之所以支持奥巴马,而不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是因为奥巴马实现了196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医保制度改革;防止美国进入第二次经济大衰退;结束伊拉克战争。目前,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表态,表明各自立场。《洛杉矶时报》率先表态支持奥巴马,随后《纽约邮报》表示支持罗姆尼,《华盛顿邮报》称支持奥巴马。

  “烧钱”大选

  筹款超过20亿

  近半投电视广告

  截止到25日,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募款已经超过20亿美元。其中近10亿美元被用于电视广告,而其中又以抹黑广告居多。这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使得今年的总统竞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烧钱的一次竞选。

  根据25日的募款数据显示,奥巴马和对手罗姆尼总共为竞选募得了17亿美金。再加上2011年的超级政治委员会所募集的3亿美元,以及非盈利组织为竞选广告募集的几千万美元,总共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环球时报》

  (原标题:华人选票的分量越来越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郜林绝杀恒大卫冕 河南降级 国安进亚冠
  • 娱乐张馨予维权上诉 被告称其形象本就不良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