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红立方有望覆盖16区县

2012年10月29日03:39  京华时报

  居民在“红立方”里量血压。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红墙面、红门窗,通体主打红色的小楼在和平里社区的楼群里格外显眼。为此,百姓们亲切地称之为“红立方”。

  医疗急救、应急培训、健康科普、卫生保健、志愿服务、心理援助、献血动员、接受捐赠、赈济救助,由北京红十字会开设的拥有九项功能的“红立方”在此已运营一年多。

  按照全市规划,全市各区县都将各建一个“红立方”,旨在定期开展户外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护培训,为社区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应急培训

  家门口开培训班居民免费学急救

  在大兴黄村彩虹新城“红立方”的所有房间里,“应急救护培训区”是最大的一个,里面可以同时容纳近三十人参加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培训。

  为实现“每个市民家庭有一名懂急救知识和会自救互救技能的成员”,向辖区内的社区居民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是“红立方”所肩负的主要职能之一。

  从去年8月初建至今,彩虹城的“红立方”已为属地清源街道的24个社区安排应急救护知识和避险逃生知识讲座。

  记者从红十字会获悉,担任急救培训讲座教师主要由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志愿者、红十字会急救讲师来担任。同时配置了轮椅、担架、逃生绳索、急救包等应急设施。如蓝天救援队东城分队在这片区域定期开展户外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护培训,并随时为社区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应急急救知识的讲解和现场“手把手”地教授,希望居民能掌握在灾害事故突发时的避险逃生方法和在急救人员赶到前的自救及救人的基本能力。

  >>献血动员

  志愿者动员居民捐献造血干细胞

  记者见到,彩虹城里面积约300平方米的“红立方”共划分为五个服务区。进门右拐便是“医疗急救服务区”,名号中虽带有“急救”二字,却非仅限于紧急救援。

  除了提供查验了视力、体重以及血压等服务外,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也在这里组织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负责本地区志愿者的宣传、动员、组织及协调工作,安排志愿者血样的采集、录入及运送,并负责初配成功后志愿者的再动员、高分辨、体检。志愿者们还将开展采集捐献及捐献后的回访等工作。

  >>心理援助

  专业人员进社区为心理疾患把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解决“想不开”的那些事,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因此,除了解决群众身体疾患的紧急需求外,关注居民的心理健康、提高幸福指数也是“红立方”所肩负的使命之一。

  按照市红十字会要求,“红立方”服务站专门开辟了心理咨询室。

  据和平里“红立方”站长介绍,服务站会定期派遣的专业心理咨询医生或拥有执业资格的红十字心理援助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服务。同时,每月开展一次面对公众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半个月开展一次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

  >>接受捐赠

  公益募捐箱积攒正能量

  7·21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许多居民走进“红立方”,见到摆放其中的募捐箱都纷纷解囊,不仅捐了现金,大爷大妈们还把家里崭新的被褥和没开封的米面带来。“做好事不留名”,社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就第一时间买了两套新被褥送到这里,临走还放下200元钱,却怎么都不肯留下姓名。

  为满足社区公益需求,发掘公益资源,“红立方”内常设募捐接收箱,用于随时接收党员群众的爱心捐款。

  在家门口就能奉献一份爱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再不用上网查各种捐赠方式、也不会因想捐的款物与公益组织的项目不对口而被拒之门外,这让家在和平里社区的张楠感到“方便又温暖”。

  截至目前,彩虹城的“红立方”共接收居民捐赠的打气筒、衣物等395件,捐款335元。王女士捐赠了17件衣物后说:“家里老有穿不着的衣物,以前只有遇到大灾或是‘社区组织捐助活动’的时候能捐出去,这回好了,随时都能捐,你们一定要把它们交给需要的人。”小小的“红立方”在积攒爱心力量的同时,也对有需求的群众释放着“正能量”。

  除了募捐箱外,“红立方”里的“赈济救助区”人气也很高。彩虹城的“红立方”里面整齐地陈列着三排货架,上面摆放的物品有大米、面粉、玉米油、纸品以及全新的男女式皮鞋等。据了解,这些大多由爱心企业或个人捐赠,社区生活困难群众可以向居委会申请,经红十字会审核后即可免费领取。

  而在和平里的“红立方”内,虽然其总面积并不大,但却设置了一个“博爱超市”。其中捐赠衣物接收箱,主要是用来接收社区居民闲置衣物。这些衣物由区红十字会统一清洗和消毒后,由社区中的低保及低保边缘人员免费领取。

  工作人员说,希望通过一个小小的举措,让爱心的号召走进社区。

  >>医疗急救

  急救车驻社区居民踏实

  记者在和平里街道的“红立方”内见到,服务站中设有急救医疗服务室。

  该“红立方”站长介绍,依托市红十字会999的急救资源,服务站配备了两名急救医生,两辆急救车,24小时随时待命,“附近老年居民较多,因此急救车有点忙,每天的出车次数在10次以上,多时15次左右。”医生们还利用出车之余为社区居民开展免费量血压、量体重、测视力,以及卫生健康咨询科普服务。

  家住附近的王大爷患心脏病多年,他说,“急救车就停在社区,万一出现紧急状况,来得也快,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此外,作为999延伸急救服务的“一键通”为老人开通急救中心绿色通道,街道里的独居老人如有需要,只需按下遥控呼叫器,呼叫电话便自动呼叫到999急救中心,中心显示屏便会弹出呼叫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以往病史等详细资料,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展望

  计划每区县建一红立方

  昨天,北京市红十字会宣传部部长王万里介绍,按照北京市红十字会规划,今后将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红立方”,新建的“红立方”将首选居住人员密集、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

  记者获悉,北京目前共有190余处999急救站点,其中1/3在社区内。“红立方”正是以这些社区急救站为基础而建立的。按照北京市红十字会规划,今后将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红立方”,除固定工作人员外,更多的服务来自志愿者。预计今年年内,每个区县都要至少建成一个“红立方”。

  “‘红立方’的建立是要让红十字会融入社区,为社区居民服务,也为各个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红十字志愿服务平台”,北京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李秋萌

  (原标题:社区红立方有望覆盖16区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英超-争议判罚不断 曼联3-2胜9人切尔西
  • 娱乐张馨予维权上诉 被告称其形象本就不良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