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外发“护照”社区有国际范儿

2012年10月29日03:5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微博
给老外发“护照”社区有国际范儿

给老外发“护照”社区有国际范儿

  9月8日,申民辉在黉门街社区菜市场巡查。

给老外发“护照”社区有国际范儿

给老外发“护照”社区有国际范儿

  2002 年

  申民辉担任黉门街社区党支部书记。人们习惯叫这里居委会,主要是“盯贼”、“抓耗子”,居委会也只能勉强应付居民们少量需求

  2012年

  申民辉还是黉门街社区“一把手”,这里有了两层办公楼,15名工作人员全是大学生,居民可在此办理89项事务

  十年间

  申民辉修完四川省委党校社区管理专业,从传统社区工作者向学术型社区工作研究者转变。黉门街社区升级为居民提供政务、生活服务和实现居民互助的平台。

  华西都市报记者庞山岚谭梦媛实习生李思佳卢姝婕摄影吴小川

  人物印象 “工作狂”申民辉

  申民辉,48岁,现任黉门街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荣获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他从部队退伍后转业到国企做行政管理,继而成为一家民企掌门人。自2001年12月起,他接手下了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的社区工作。

  申民辉对社区工作有自己的理解:社区是社会的子细胞,是所有民生工程实现的载体,惠民政策通过它最终移植到老百姓身上,进而使老百姓受益。政府手够不到的,群众又有需求的,就要靠社区来完成,“小社区,大民生”。

  为此,他放弃了企业10万年薪的优厚待遇,扎根社区,一干就是11年。他说,这是他的大事业。

  十年·探访

  9月10日下午,记者在成都市电信南街黉门街社区二楼办公室看到申民辉,他正紧锁眉头在一张纸上写写划划。办公桌上,手机、座机、带对讲机功能的工作电话一字排开,三种铃声交织在了一起。“你让那两个新来的志愿者下午到社区来,给他们安排点位。”挂上座机,他又按照另外两个电话上的未接来电一一拨了过去,“恩,我知道四点开会。”“我走之前,你要把表格做出来……”

  忙碌,是他日常工作的写照。

  {走马上任}

   开自家车来公用

  2001年底,申民辉辞去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职务,在一间只有12平米、石棉瓦搭成的办公室里,申民辉与黉门街社区的老主任完成了交接。上任之后,申民辉从家里搬来一台电脑,还开来自家一辆长安面包车给单位用,带着五名工作人员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居民对‘社区’的概念很模糊,也只能勉强应付居民们少量需求,”申民辉说,2000年,民政部发文提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特别是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救助和福利服务。

  在挨家挨户的走访中,申民辉了解到,80多岁的孤老唐庆禄生活困难,立即帮他申请了低保,时常探望,后又将他送到养老院。老人去世后,申民辉亲自将唐大爷送到火葬场。“社区里许多孤老,我们给他们养老送终。”申民辉说,社区还设置了居民活动室、小小图书室等,经常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居民组成志愿者。

  渐渐地,居民们对社区有了信任与依赖。

  {换位思考}

  帮助单位解决难题

  2004年社区换届,申民辉因群众呼声最高连任“一把手”,社区还引进了大学生,逐渐向新社区蜕变。

  一个难题摆在面前:与驻区单位共建共享的重点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别人凭什么理你?”申民辉换位思考,于是他们上门走访的第一句话改口成了: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这一招果然奏效,有的单位职工宿舍老旧聘不到物管,社区“物管”就接手;职工发生矛盾纠纷,社区要“灭火”……“现在单位很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申民辉说,现在这种合作叫双总支同步运行,单位和社区双方的党组织会定期在一起探讨公共问题。同时,居民在社区办卡,就可到区内的学校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健身器材处等借阅书籍或健身。

  上任五六年,申民辉和他带领的黉门街社区,在“圈子”里已小有名气。

  {国际社区}

  给老外发“社区护照”

  如今的黉门街社区已今非昔比,气派的两层办公楼,15名社区工作人员最低学历是专科,他们中还有研究生、英语过8级的专业人才。社区能打羽毛球、练太极,甚至还有食堂。“有些老人在这里一待就是一天。”

  社区会不时的组织摄影讲座、京剧变脸表演、英语沙龙、钢琴课,“居民有需要的,我们都会尽量提供。”

  黉门街社区拔地而起的高楼、商场、五星级酒店,以及丰富的文娱活动,还吸引了不少老外。今年黉门街社区被确定为武侯区首个重点打造的国际人文社区。首批20多位国际友人已领取了“社区护照”。“就像一个特殊的身份证,拿着它可以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申民辉说,上面还有成都的名胜古迹地址、公交线路,社区医院、酒店等服务信息。此外,社区开展了各种活动和课程便于居民们学习英语、国际礼仪。

  十年·变化

  政务下沉社区走出家门口办社保

  2001年,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2004年,成都市各区(市)县先后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镇乡街道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代理点(站),方便居民办事。

  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成都城区有95个街道办事处,646个社区。2008年,武侯区全面启动的政务服务“下沉”工作,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包括社保、再就业优惠证等89项紧关民生的政务服务项目。

  十年·对话

  我的理想回归邻里一家亲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开自己的车给社区用呢?

  申民辉:有时候做一些事情,是不经意的一念之间,不需要把这种动机提升到那么高的位置。

  我就是想在社区做更多的事情,把它做好。

  记者:你理想中的社区是什么样子?

  申民辉:我最终想要实现的是回归邻里一家亲。以前大家住平房,经常走动,关系很融洽。现在大家住在高楼大厦,关系比以前疏远、冷漠。

  社区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愿意走出钢筋混凝土,互相认识、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依赖。

  (原标题:给老外发“护照”社区有国际范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英超-争议判罚不断 曼联3-2胜9人切尔西
  • 娱乐张馨予维权上诉 被告称其形象本就不良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