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导弹转型“测控第一人”不转手

2012年10月29日06:59  法制日报 微博

  本报记者郭晓宇

  本报通讯员陈寿富彭星斗

  西北腹地,一枚新型导弹拔地而起,直扑数千公里之外的靶标……指挥所内,一名高级士官神情淡定,对自己亲手质检过的导弹信心百倍。

  他叫王忠心,第二炮兵某旅技术营测试一连五班班长、导弹测试控制专业技师、一级军士长,一名被誉为“士官专家、班长标杆、老兵楷模”的44岁老兵。入伍26年,当了22年班长,操控3种型号导弹,带出3个“明星”。他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被二炮评为十大优秀士官、十大好班长标兵,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3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实装操作上千次无差错

  导弹测试大厅内,王忠心忙得不亦乐乎。

  眼前,几十米长的导弹静卧轨道;墙上,16米长的电路图一字排开;身后,测控号手各就其位。此时,这枚长剑上,连接着十几台精密仪器,正对电路、气路、液路上密布的数万个节点,进行严密测试。下达指令、核准参数,王忠心指挥若定……

  翌日,高原戈壁,导弹昂首向天;一声“点火”,神剑直刺苍穹。此次发射,打出了该型号导弹历史最高精度。

  导弹测控是对导弹进行“全身体检”,技术性高、专业性强,涉及高等数学、高能物理、微电子技术、机械识图等20多个学科,号手一直由干部担任。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忠心,能成为“士兵测控指挥长”,这条路走得相当不易。

  20年前,他几经努力,终于把某型导弹学懂弄通,当上测控班长。可刚刚“露脸”,导弹武器更新换代,他又和新兵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新型导弹专业教材20多本。一本本仔细钻研,王忠心悟出“门道”:搞通“三路图”,一通百通。他把“天书”一样的技术图纸,分解成若干部分,一步一步去攻克。从早到晚,王忠心重复两个动作:操作——背记,背记——操作。当一张张“控制图”刻进脑子,10多万字操作规程熟记于心后,老兵再次成为全旅唯一的“兵教员”、唯一的战士测控指挥长。

  >> 下转第三版

  >> 上接第一版

  老班长“功成名就”,本应松口气。哪知,军队现代化“快车”加速,王忠心所在旅导弹武器再次换型。

  有人调侃,老兵专业学得真“坎坷”,总是“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听到这话,王忠心一脸严肃:“你愿意在高速公路上坐牛车吗?如果部队年年转型,我天天愿当‘小学生’。”

  王忠心不信邪,《计算机技术与应用》、《高能物理在导弹上的应用》、《脉冲数字电路》等书籍,被他一本本“消化吸收”,成为全旅熟练掌握新装备测控专业“第一人”,精通19个新型导弹测控岗位。

  那年,上级组织导弹技术比武。测控专业80名参赛者,只有王忠心一个兵,其他都是营、连长和技术干部。然而,比武结果令人吃惊:在长达4小时的竞赛中,王忠心取得全能第一和3个单项第一。

  王忠心当兵26年,操控3种型号导弹,参与编写20多种专业教材,执行重大训练任务25次。参加实装操作1270多次,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

  比王忠心还小两岁的旅长李兆坤说:“一时不出错,是要求;常年不出错,是出色;从来不出错,是传奇!”

  带的兵3人成全军典型

  1990年7月,王忠心士官学校毕业后,顺利当上导弹测控班班长。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2年。上至将军,下到列兵,人人见了他,都称“老班长”。

  班长被称为“军中之母”。当了22年“军中之母”,带了多少兵,王忠心说不准。但在他带过的“70后”、“80后”、“90后”三代兵中,有3个名扬全军的先进典型,他倒记得清清楚楚。

  高明,北京大学第一个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2006年初,听说连队来了北大“高材生”,好几个班长都“打怵”,不太敢带。王忠心主动把高明要到自己班。既帮他“扬长”,又为他“补短”,使高明军政兼优,成为全国重大典型。高明退伍时,写了一篇《我的军营大学》,回忆连队和老王班长。

  1996年3月,营长把大学生士兵徐海波交给王忠心:“这是棵‘好苗子’,就看你的了。”王忠心摸清底细后,通过营连请示旅领导,给徐海波配备电脑,申请专项经费。不久,徐海波先后开发出旅指挥自动化系统等多项科技成果。1999年,被第二炮兵授予“科技练兵模范战士”荣誉称号。

  副旅长王治基,也曾是王忠心的“得意门生”。为了带好他,王忠心没少下功夫,硬把一个“门外汉”带成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

  王忠心带兵“点子”多、方法活。可最近几年,随着年龄增大,“老兵”带“小兵”,越来越棘手。为缩小“代沟”,他整天和十八九岁小伙子们摸爬滚打,没少“受伤”。

  打篮球被撞掉半个耳朵,整整缝了5针;跑障碍磕断一颗大门牙,只剩半截黑牙根;和新兵一起踢足球,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

  “兵头将尾”22年,王忠心带出200多名技术尖子,12人当上干部,6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别人向他讨教带兵方法,他脱口就是三句话:把“70后”当朋友带,把“80后”当兄弟带,把“90后”当孩子带。王忠心说:战友成长我快乐,战友成功我幸福,战友成才我自豪!

  当兵25年从不搞特殊化

  连队出早操,王忠心每天提前10分钟站到操场;班排练队列,王忠心站在排头当标杆一丝不苟;做“细小工作”,王忠心想在前做在前给新兵当样板。

  全旅每周进行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王忠心把连旗插到自己背包上,跑在最前面。20多年,他一直保持全旅第一的纪录。

  按要求,到一定年龄后,5公里跑降到3公里。可王忠心仍然坚持和年轻战士一样跑。他说:“年龄大了不假,但我是个班长;是班长,就要跑在全班前面。”这话,令官兵十分感动,佩服他“越老越有兵样子”。

  王忠心爱看书,能熬夜。每天熄灯后,总在楼道里和连值日员一起“坐班”,“借光”学习。连长、指导员看到老兵如此“艰苦”,一合计,给老班长腾出一个“单间”。

  那天,趁王忠心外出上课,连长带着通信员把他的行李搬进“单间”。老班长回来后,又把自己的“铺盖卷”抱回班排,还给连队干部上了一课:“再老的兵也是兵,不但老兵不能搞‘特殊化’,干部也不能搞‘特殊化’。”

  就这样,老兵就像一棵大树,始终把根扎在班里。每周一次班务会,他主持得井井有条;每晚看《新闻联播》,他带头发言点评;每天读报,他亲自解读时事;连队政治教育,他积极参加一课不落。

  给他当过排长的17名干部,有的出了校门进营门,没当过一天兵;有的年龄还没他兵龄长。可王忠心见面先敬礼,有事先“请示”。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本本分分当好每一天兵。”旅政委许保坤把王忠心当“宝贝”,搞作风教育、做思想工作,常常用他的事例激励人。为扩大影响,旅营区主干道两侧的12个“宣传灯箱”,都换上了王忠心的大照片,张张都是“战斗姿态”。官兵们来来往往,天天都能看到他……

  (原标题:-标题--> 导弹转型“测控第一人”不转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英超-争议判罚不断 曼联3-2胜9人切尔西
  • 娱乐张馨予维权上诉 被告称其形象本就不良
  • 财经暗访北京停车费乱象:层层转包千家分食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