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2年10月29日08:59  晶报 微博

   交通部门:拟定期发布公交服务指数

   记者获悉,深圳正在参考各类交通服务指数的构建方法,首次尝试从人的角度而非车的角度构建一套公共交通服务指数。该指数将通过“乘客满意度调查”和“行业专项检查评估”两种调查方式,得出一系列准确反映市民公交出行感受、客观体现公交服务水平的评估结果,定期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站、季报等方式发布。

   市交委机关党委书记娄和儒表示,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发布具有两大意义。一是把追求数量的增长变成要求质量的增长。二是把车本位发展成人本位,让乘客的感受来指导深圳未来公共交通的发展。他解释说,市民出门乘坐公共交通,可分为4个环节,即从步行到候车、乘车、换乘。交通部门围绕这个过程进行指数分析和评估,来衡量和评估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感受,然后再予以调整、改善。比如市民抱怨等候乘车的时间长,原因可能就是发车的密度不够,那么就要增加车辆,优化线网布局;也可能是因为城市拥堵,城市公交的速度不够,那么交通部门可以设置公交专用道,让市民感觉到公共交通更加舒适、方便,从而愿意放弃开车支持公共交通,支持绿色出行!

   他同时透露,市交委打算通过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方式,将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开通高快巴士、观光巴士、商务巴士等,通过开通不同种类的公交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人大代表:希望公共交通更加人性化

   市人大代表杨勤告诉记者,他见证了深圳公共交通发展的历程,从中小巴到现在舒适的空调大巴、新能源大巴、纯电动出租车,从小黄旗临时站到现在整洁、规范的公交候车亭,从简易的线路牌到现在信息丰富的站牌和导乘图,从仅仅拥有地铁1、4号线到现在覆盖关内外的地铁网络……这30年来,他欣喜地看到,深圳公交车辆更加干净,公交站点更加完善,公交线路更加合理,公交服务更加舒适,公交出行更加安全,现在更是跃升为国内、国际上日均公交客运量突破千万人次的大型公交城市。

   在他看来,深圳未来公共交通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让交通变得更加人性化、舒适化。呼吁交通部门向香港学习,今后能够做到完善的立体交通,实现空中、地面、地下交通能够互相接驳、互相换乘,能够不晒太阳、不淋雨就能够做到换乘,而且中间换乘的间距能够尽可能缩短。

   交通专家:更应该追求“量变”到“质变”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薛博认为,深圳日均公交客运量突破千万人次是城市公交在“量”的体现,未来应该追求“质”的变化。

   对此,他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希望深圳能够真正发挥地铁在日常出行中的骨干、以及城市空间引导的作用,学习香港地铁发展的模式,围绕地铁站点组织城市交通运行,积极发展地铁上盖物业,让地铁不仅能够改变和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更能够引导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其次,作为一个日均公交客运量千万人次的大型城市,更应该积极发展多种交通运行方式,比如学习东京发展中运量的城市快捷公交——空轨,以及香港的屋村巴士、商务巴士等多品种的公交服务;最后,他还建议交通部门应该重视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学习欧洲等城市的先进经验,积极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借助绿色环保的自行车,为市民抵达公交、地铁站点提供方便的出行工具,从而提高公共交通整体的质量和效率。

   晶报记者 谢丽雯

  (原标题:□声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英超-争议判罚不断 曼联3-2胜9人切尔西
  • 娱乐张馨予维权上诉 被告称其形象本就不良
  • 财经王石离婚传言盛传网络 新欢为甄嬛传演员
  • 科技白色iPad mini上线20分钟被预定一空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解密:毛泽东免除赔款为何日本不领情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