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锁王”无锁不能开

2012年10月29日14:59  北京晚报

  48岁的黄永强——素有京城“锁王”之称。

  他并非锁匠出身,但他在开锁这个行当里已经干了30年。这30年中,黄永强的足迹遍布中国,带出徒弟4000多人,已成为中国开锁业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从普通门锁、防盗门锁、保险柜锁、ATM机锁、银行金柜锁再到各种汽车的门锁、发动机锁,世界上现有的3000多种品牌的锁具他都能打开。他更有一手“暗配钥匙”的绝活:不用拆锁,仅通过看锁孔、拨弹子、感觉深浅,就能在几分钟之内做出一把钥匙来。

  “在大街上见到我别管我叫爸!”

  30多年前,当时还是个半大小子的黄永强,在辽宁鞍山老家的一家医院里做修车工。因为黄永强心细手巧,所以一到午休时间,医院里头总有医生、护士找黄永强修个拉锁、配个钥匙啥的。

  没人教授黄永强怎么配钥匙。在黄永强的记忆里,那个年代,在他们那个地方,会配钥匙、会开锁的师傅并不多见。那时候,黄永强什么工具也没有,全靠自己琢磨。他照着人家拿来的钥匙,在铁板上剪出钥匙坯子的形状,然后再拿锉一点点锉出钥匙上面的沟壑。

  然而,就是这门“手艺”,为黄永强锁匠的人生打下了基础。

  1981年,不安现状的黄永强下定决心从单位办理了停薪留职,之后他就推个小车在当地的一个小市场里支起了摊子,专门给人配钥匙,还捎带着修理一些零七八碎的东西。

  80年代初的那种环境下,个体户还没有发展起来。“下海”被认为是只有找不到正经工作的社会盲流和刑满释放的人员才会干的事。从干部家庭走出来的黄永强,更是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老父亲甚至对他放出话:“在大街上见到我别管我叫爸!我丢不起这个人!”

  但黄永强毅然决然地推着小车干起了“事业”。

  儿子钱挣多了,母亲反而不放心了

  那个时候买东西得凭“购物本”。黄永强拿着个体“购物本”从沈阳买来钥匙坯子,仍然靠手工锉给人配钥匙。

  那时候钥匙坯子1分5到2分5一个,配出来的钥匙一把可以卖到一毛钱到两毛钱。黄永强心知自己的买卖全凭手艺挣钱,于是对那些岁数大的、家境不好的顾客,他都不收钱,图的就是练手艺。

  就这样,黄永强每天起早贪黑,生意还挺红火。修修补补,零打碎敲算下来,第一个月黄永强就挣了800元;第二个月挣了1500元;到了第三个月挣了3000多;从第四个月开始,他每个月的收入就没有低于5000元的时候。

  那个年代,黄永强的母亲还是正科级干部,一个月工资也就100多块钱,而黄永强几个月下来就成了“万元户”。儿子钱挣多了,黄永强的母亲反而不放心了。为此,老人家坚持给黄永强送了几个月的饭,经常站在很远的地方看着他,生怕他干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直到今天,母亲已经去世多年,黄永强却还能时常想起母亲,仿佛她还在远处看着自己。

  “作为一个锁匠不会开锁太丢人了。”

  干了一年多,黄永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爱丢钥匙的人他总丢钥匙。时间长了,有些人就成了老顾客。

  1982年,那时候的黄永强还不会给人开锁。一天,常来找黄永强配钥匙的一家单位的财务又来找黄永强,说是把钥匙锁在保险柜里了,这回是求他去开锁。

  黄永强当时一听脑袋就大了,那个年代,他连保险柜里头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他说自己不会开锁,但对方一再求他帮忙,还说甭管怎么弄,只要打开就行。于是,黄永强借了个电钻就去了,弄了很长时间,总算把门钻开了。

  事后,黄永强听到办公室里人的议论:“哼,这算什么开锁!就这样我也会。”随口的一句话却深深刺痛了黄永强的自尊心。“作为一个锁匠不会开锁太丢人了。”这件事后,黄永强下决心要学习开锁。

  “我跟你说句实话,我不会开保险柜”

  然而拜师学艺并不容易。当时在鞍山有个很有名的锁匠姓付,专给人开保险柜。黄永强下定决心要向他拜师学艺。

  那些日子,黄永强天天请付师傅吃饭。因付师傅身患小儿麻痹,一有人来请他开锁,黄永强就背着他去,但每次开到关键的时候,黄永强都会被师傅支走,总也看不到重点。就这样,黄永强仍然坚持了3个多月。

  一天,付师傅主动请黄永强吃饭,席间说了真话。“这几个月,你花的心思我都看在眼里。我跟你说句实话,我不会开保险柜。”原来付师傅是从保险柜厂出来的,厂子里卖保险柜都留客户档案,档案里就有一把钥匙,还有保险柜的密码。付师傅对黄永强说,以后有人要开保险柜,你就来找我,咱们按规矩分成。

  第一次拜师学艺,却以这样的结果告终,还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黄永强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缺心眼。但固执的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艺之路。

  3000多种品牌锁具都能打开

  为了学手艺,黄永强走出了鞍山。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干手艺活的,轻易不把看家的本事传给外人。为了学习本领,黄永强搜集了许多精美、稀少的钥匙坯子,作为求学的交换。他最先走遍了东三省,在学到了一些本领后,黄永强又用这些本领作为交换的条件,继续到其他省市跟不同的锁匠交换技术。

  为了将人家的看家本事学到手,后来黄永强索性弄了个进口的密码箱。这个密码箱对锁匠来说是个挑战,有的锁匠半天也不见得能开,但黄永强1分钟就能将箱子打开。

  之后的几年,黄永强就提着这个密码箱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个城市就请人吃饭,经常用自己的10个技术换来别人的1个技术。

  从花半年时间打开一把破锁都能兴奋得睡不着觉,到后来3000多种品牌锁具都能打开,几年的努力,黄永强体会到了质的飞跃。

  就这样,黄永强边学边干,边带徒弟。每碰到新的问题,黄永强就记录下来,然后又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学习。

  “在国外,锁匠被誉为可以信赖的人”

  1999年,黄永强凭着一身绝技到北京闯市场,创下了北京最大规模的锁王开锁公司。如今,国家《锁具修理工》的职业标准就是由黄永强牵头制定的,他还捐资成立了中国保安协会锁具修理工分会。他更拥有28项防盗锁具和开锁工具专利,产品远销世界。

  如今,他和当了消防战士的儿子黄禄通,又为公安消防系统研制出了一套快速开锁工具。有了这套工具,再难开的防盗门锁几秒钟就能打开,不仅省时,而且大大降低了消防救援时对住户门锁的破坏。但这种锁具将来不会流向市场。

  “在国外,锁匠被誉为可以信赖的人。在欧洲每500个人中就有一个锁匠,而在中国当下,10万个人中也就出来一个锁匠,比例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些年,黄永强游历的地方多了,他越来越发现,中国的锁匠行业欠缺统一、完善的考核培训及管理备案制度,在锁匠的培养和管理上,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中国开锁行业混乱,锁匠素质参差不齐的一个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黄永强带出来的徒弟全国已有4000余人,仅北京就有350人之多。他教授徒弟什么叫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他想用自己的努力扭转社会对锁匠的认知。

  “中国人为什么爱丢自行车?其实都是因为老百姓不懂锁”

  如今,黄永强已经不再局限于当年赚钱的目的,除了继续钻研锁具和培养徒弟之外,他更迫切地想让老百姓了解使用安全锁的重要。他认为这是一个锁匠的社会责任。

  干了这些年,黄永强见过的假冒伪劣门锁太多了。

  几年前,在北京的一个新小区,老黄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荒唐事。一位醉酒的男业主回家走错了楼层,由于户门都是一样的,男业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用自家钥匙打开了楼下邻居的房门。屋里的女业主以为进来了小偷,不明所以的两人为此发生了撕扯。邻居被惊动叫来了警察。大家找到原因后,这名男业主拿着自家的钥匙,从一楼一通开到了顶层,结果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溜房门。

  “就这样的门锁,小偷有了合适的工具几秒钟就能捅开。由于装了伪劣的门残次的锁,溜门撬锁盗窃犯罪才会高发,甚至有些演变成了命案。”黄永强说,他有时候真想让那些做门的厂家去看看凶案的现场。

  为了提高居民用锁的意识,黄永强主动带着徒弟走进社区开办咨询讲座。为了不让人们以为他是推销的,黄永强干脆不带任何锁具,他只告诉大家什么样的锁安全。

  “中国人为什么爱丢自行车?其实都是因为老百姓不懂锁。如果车上换把好锁,你永远不会丢车。同样家里换把好锁,你请小偷来,小偷都不来。”老黄用自己的经验告诉记者,其实一把好锁完全能够避免溜门撬锁犯罪带来的伤害。

  老黄

  绝招

  看锁痕协助破案

  在外人眼中,或多或少总爱把锁匠和“贼”扯上点关系。这完全是因为锁匠的职业太特殊太敏感。开锁越容易,让人越惊心。

  但实际上,每个开锁的人都会留下痕迹。这也是职业锁匠很少犯险去溜门撬锁的原因之一。

  30年的开锁经验,已让“锁王”黄永强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如今走在马路上,黄永强只要扫一眼路边私家车后备箱上的锁眼,哪辆车曾经被人撬过,他马上就能给你说出来。

  所以这几年,黄永强充分利用自己的这一“特长”,配合公安机关抓获了不少嫌犯。

  好几次北京发生溜门撬锁引发的命案后,警方拿着拆下的锁芯,都请黄永强过去鉴别锁痕。黄永强根据锁芯上的划痕,能准确地说出小偷开锁的手法,用的什么工具,谁家出的工具,甚至哪年产的工具,给警方破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今年6月20日,广安门内大街菜百附近一首饰门店被人将柜台砸碎后,抢走了部分黄金饰品。案发后,警方找到了嫌疑人逃跑时遗弃的一辆摩托车。之后,警方叫黄永强去看看摩托车锁是否有被撬过的痕迹。黄永强看后表示:“这锁从没被人撬过,八成是自用的。”当天晚上,警方就抓住了嫌犯。

  J009

  (原标题:京城“锁王”无锁不能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宁波官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
  • 体育英超-越位球制胜 曼联3-2客胜9人切尔西
  • 娱乐大学生齐跳《江南style》致舞台坍塌(图)
  • 财经王石离婚传言盛传网络 新欢为甄嬛传演员
  • 科技苹果已屏蔽Siri涉黄信息(图)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哪十位影响力最大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英国6岁女童成功帮母亲接生(图)